“我们都希望他能够活下去”。孩子已经癌症晚期,摆在母亲陈兴菊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不顾孩子的身体极限,转为放疗;另一条则是回家,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度过剩下的时光,她拿不定主意。
吴光裕生日这天,他开心地许下了“早日康复”的生日愿望。对于自己尤文氏肉瘤中晚期的诊断结果,吴光裕并不知情。 这天,7月11日,母亲陈兴菊特意和医护人员请了假,想带孩子出去过生日,继父曾凡杰则是驱车5小时,载着小儿子吴光荣一同准备为吴光裕庆生。 但没过多久,吴光裕就因情绪激动导致鼻腔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生日蛋糕一口未动。 尤文氏肉瘤:5年生存率不超10 吴光裕的母亲陈兴菊准备推孩子下楼散心。2018年8月底,正在上小学4年级的吴光裕感觉到脚痛,起初被认为是风湿,但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并未好转。9月,一家人去武汉同济医院检查,随即被确诊为髋骨尤文氏肉瘤,并被告知已经进入恶性肿瘤的中期阶段。 尤文氏肉瘤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转移快,采用单纯的手术、放疗、单药化疗,效果均不很理想,绝大多数患者在2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超过10%。 在武汉同济医院做完5个疗程的化疗后,吴光裕的病情并未好转,相反“肿瘤扩散开来”,逐渐恶化。考虑到吴光裕的病情以及手术后对其身体的损伤,医生并不建议做切除手术。 2019年2月,吴光裕又转回恩施州中心医院进行化疗。 由于腿不能站立,吴光裕大部分时间都得躺在床上,再加上免疫力低下,为防止感染,医院成了他第二个家。吴光裕性格外向,化疗室的大部分患者都与他成为朋友,“他蛮懂事,遇到比他病情严重的,他还会主动安慰别人”。 “只要下雨,他爸爸就开五个小时车下来陪他”,曾凡杰目前在做货运司机,帮人运送石料。一下雨,工程会停工,曾凡杰就来医院陪孩子,有时候只能待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又得回去。 对于两个孩子,曾凡杰总是有求必应,“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东西”。 虽然对他而言,吴光裕、吴光荣并非亲生。 曾凡杰带着俩兄弟看花展。2013年4月,由于前夫骑车时不幸失足落水,不幸去世。陈兴菊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于曾凡杰,但约定不再生小孩。对于这俩兄弟,曾凡杰视如己出,没有半分不满。 吴光裕被确诊为尤文氏肉瘤后,曾凡杰留在医院陪其做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后考虑到车费、住宿费等经济因素,在陈兴菊的劝说下,曾凡杰才决定返乡继续挣钱。 “自从吴光裕出事后,他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了”陈兴菊之前在一家酒店打工,后辞职,全职照顾吴光裕。 孩子的生日心愿是“早日康复” 陈兴菊带着孩子前往租住的房间。7月11日是吴光裕的11岁生日,陈兴菊特意和医护人员请了假,想带孩子出去过生日。吴光裕的继父曾凡杰也开车载着小儿子一同来给吴光裕庆生。自从吴光裕生病后,分离成了一家人的常态。 吴光裕、吴光荣两兄弟感情很好,见到弟弟后,吴光裕十分高兴,受肿瘤的影响,吴光裕瘦了20多斤。 从医生和父母的对话中,吴光裕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他虽然知道得的是肿瘤,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将其处于中晚期的消息告诉他”陈兴菊怕孩子心理受不了。在陈兴菊与曾凡杰的“保护”下,吴光裕并不知道他所剩的时间不多了,还是许下了“早日康复”的生日愿望。 吴光裕对父母也说了许多感谢的话,由于情绪激动,他的鼻腔开始出血,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而桌子上的生日蛋糕都还没来得及吃一口。 吴光裕被送往医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护,血才止住了。 “差一点送了命”,陈兴菊也十分懊悔,觉得不该擅自带儿子出来过生日。因为吴光裕的血小板浓度不足正常人的二分之一,最低的时候连十六分之一都不到。 由于放疗室内不允许外人进入,吴光荣便在隔离区外等待哥哥的消息。“如果这个病可以转移,我宁愿转移到我身上”吴光荣不忍心再看哥哥受到病痛的折磨。好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吴光裕算是有惊无险。 第二天早上,曾凡杰赶着上工,带着吴光荣回到了老家,医院里又只剩下陈兴菊和吴光裕母子俩。“他不得不赶回去,如果他的这份工作丢掉了,那我们就完全失去经济来源了”,陈兴菊也希望曾凡杰能够留下来陪孩子,但她也完全理解曾凡杰。 父母:继续放疗只会更痛苦,放弃太难 在做完第五个疗程的化疗后,吴光裕的病情还是没有得到好转。医生考虑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后,不建议再做放疗。“医生也的确是为我们考虑,一是已经进入癌症晚期,做放疗的意义不大,二是放疗后,儿子会越来越痛苦,”陈兴菊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许放弃对孩子来说,才是一种解脱吧”,吴光裕身体疼痛起来时,陈兴菊心如刀绞。 这一年里,吴光裕曾被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医生也预估孩子大概能剩下半年的光景。“说实话,能挺到现在真的不容易”,陈兴菊也感叹儿子的求生欲望之强大,“他还是想活下去”。 “我们都希望他能够活下去”。摆在陈兴菊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不顾孩子的身体极限,转为放疗;另一条则是回家,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度过剩下的时光,她拿不定主意。 晚上,曾凡杰赶赴医院,夫妻俩商量该怎么办。“肯定不行,如果我们放弃了,儿就肯定没希望了”,陈兴菊告诉丈夫自己想要放弃,但是曾凡杰说什么都不同意。十分钟后两人达成共识,“医生也不会赶我们走,我觉得还是采取放疗,试都没试,万一有作用了!”。 在曾凡杰、陈兴菊夫妇的坚持下,吴光裕转变了治疗方案——放疗。放疗的时间不长,也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身体有点受不了,没有什么精神”,正如医生所担心的那样,吴光裕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但是放疗的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只有一点益处,我们都不会放弃,儿子也不会放弃”。 为了给儿子鼓气,曾凡杰在医院陪护了三天。7月23日,作为家里唯一经济来源的他必须返回工地,暂时离开陈兴菊、吴光裕母子俩,一家人不得不再次分离。 “先等这边放疗做完,如果病情稍有好转,我就开车载着娘俩去上海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是最后的希望,虽然之前医生也不建议转院,“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陪他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