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0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狱中猎艳”再曝光,亡羊过后未补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9:2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澎湃新闻报道,2009年,在牡丹江监狱服刑的张某,在狱中用手机飞信网络聊天时,结识了离异女士王彩娥(化名),两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张某以减刑需要“疏通关系”为由,骗得王彩娥向其汇款340余万元(用狱警纪某的银行账户转账),这笔钱被张某在狱中通过买“黑彩”挥霍一空。东窗事发后,监狱向王彩娥做出若干补偿。但已被单独禁闭的张某,在2015年又通过手机骗取了王彩娥几十万元。
目前已有前后5名狱警被起诉,其中4人已审理终结,另有部分狱警被内部处分。虽然该案将了,但“奇葩”情节引发的关注度并未消退。
本案用网友的概括来说就是:“狱中情圣”真狡猾,受害人真傻。但就公共角度看,该案看点不在于“桃色新闻”,重点也不在谁狡猾谁傻,而在于作为法律执行机关的监狱怎么成了罪犯的天堂——随便上网,自由网恋,警察帮着转账。
通常我们都认为,一个犯人被定罪服刑,意味着司法正义的实现。但如果一个服刑人员还能在狱中逍遥自在,那无异于对法治的嘲弄。
《监狱法》《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等法规明确规定:服刑人员不能擅自使用电话通讯设备,更严禁狱警为其夹带钱物以及转收违禁物品。而在本案中,张某肆无忌惮地用手机诈骗,狱警纪某利用职务之便,提供银行账号为收受诈骗钱款,还为张某购买“黑彩票”,已查明先后三次收受张某好处费8000元。
2015年讷河监狱“狱中猎艳案”曝出后,国家司法部随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狱政风暴”。当此之时,张某之前的诈骗案已经事发,可他却能在被单独关禁闭的情况下,又继续通过手机对被害人实施欺骗。
这让人错愕:在狱方已和受害人达成补偿协议,连有关狱警都自掏腰包10多万元做补偿,刑事追究程序也已启动的情况下,张某还能在“狱中”潇洒地用电话诈骗,这让人怀疑有关管理方“亡羊之后未补牢”。张某是如何实现种种“不可能”的,涉事监狱负责人表示“系管理漏洞造成”,但详情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仍不得而知。
明明殷鉴在前,可整顿过后仍出现“姊妹案”,这不能不引人反思。今年两会上,时任司法部部长张军表示,我国监狱已解决了“关得住”的问题,下一步将大幅度提高假释比例。中国狱政改革已站在了新起跑线上,这也更需要清除以往可能遗留的管理混乱之类的病灶。
亡羊当补牢,希望有关狱管部门以此为鉴,拿出决心来刮骨疗毒,避免重蹈类似情节。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