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机怒扇交警 请尊重执法者的人格和劳动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20:3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下午5点左右,当时遵义高铁站前高架桥上,交警正在执勤,一辆比亚迪SUV停在高架桥上,按规定,这里是即停即走,但是这辆车停在那里已经超过了三分钟。在民警再三劝阻并要求其出示驾照等证件之后,肖某索性将车一横,把路给堵去了一大半,随后肖某还动起手来,不仅打掉了交警的眼镜,还扇了交警巴掌……(东方网3月20日)

  违规违停,按理说遇到交警应主动示好,听从指挥,自觉将车开走才是,而新闻中违停者不仅不知悔改,反而恼羞成怒,扇了交警巴掌。试问,法律的颜面何在?

  诚然,我们不排除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某句话激怒了违停者逻辑的“火药桶”,但你违章在先,警察已经“网开一面”提前告知。就算查扣车辆也是天经地义,而当事者殴打交警,践踏法律法规尊严,着实可恶。

  这更暴露出了中国法律法规在执法与受众之间的多重矛盾,很多舆论焦点在警察执法时总会批评执法者态度强硬,粗暴对待民众,甚至暴力执法,一时间让执法者“无所适从”,而如上次高铁“扒车门”事件,又嫌弃警察不够果断和强硬,导致后续列车晚点。

  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让执法者成了“稻草人”,对于舆论压力几乎无还手之力。岂不见路上依然可见的“中国式过马路”的法不责众,面对老赖泼皮时“人道主义执法”的乏力,这一切都让执发者在人性与法律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在基层工作的执法者,有时所面临的尖锐矛盾和危险超乎我们想象,面对复杂的境况有时很难把握执法分寸,倘若此时他们仍然被夹在民众期待,舆论批评和法律法规之间,那执法的难度和所达成的效果又怎会尽如人意?

  究竟如何让法律重拾威信,让执法更具约束?还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执法者充分的权利和舆论优势。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遵章办事,法律为先,绝不“旁敲侧击”,不走外门邪道的执法路子,公众也自然会理解。

  维护法律尊严仍需全社会勠力同心,公众也应收起任性戾气,尊重执法者的人格与劳动,自觉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需谨记,维护法律尊严亦是保护自己。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