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教师发“红包” 育人还需因人施教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19: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7日,一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学生在网上晒出开学第一节课收到的“红包”,这些红包中有的是5元零钱,有的是“迟到一次抵用券”,还有的是“陪你打一次球券”。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红包是学校机械工程系老师陈飞在其课上发放给学生的,他表示,自己从2015年开始给学生发红包,在所有红包的福利券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还是“迟到抵用券”和“忘交作业抵用券”。(3月9 日 中国网)
  “因人施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了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因人施教”古训传承至今,仍具现代教育特色。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老师陈飞发红包的的教育方式,就是将“因人施教”渗透进教学过程,既增添了教学魅力,尽享着师道收获,促进了师生和谐。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一个当代高校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让大学生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为这样的大学教师点赞。
  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手机、电脑已成必需用品。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乐不思蜀游荡于反恐、魔兽、星际的虚拟世界,还有一些学生物质生活富足,攀比虚荣,穿名牌吃饭馆出入消遣场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逃课现象严重,来无影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把大把挥霍着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由于这一代大学生接触新生事物多知识面广,比较开放、喜欢浪漫,、个性鲜明、思想多元、接受新生事物快,独立性强等特点。所以原来的空洞说教与刻板的批评,难以进入他们的心扉,陈飞老师发放给学生的“迟到一次抵用券”, “陪你打一次球券”奇异“红包”不仅仅容易让大学生接受,也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更折射出了一个当代高校老师的创新意识,与求真务实投身教育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高校学生教育的方向。
  人的智力水平、学生的品性、思想倾向多有不同,深刻地运用好 “因人施教”,既要人的智力水平差异去“施”不同的“教”,又要兼顾学生生理特征以及思想品性。不但要从其智力水平考虑“因人施教”,更要从维护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是 “人”范畴的延伸和“教”内涵的扩展,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升华。大学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既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有着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科学施教,才能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朋友,从而唤醒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信心,完成自我塑造。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