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好好查查“被忽略的账单”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新华社记者发现手机被开通了一项收费服务,运营商表示为电话营销中本人自愿办理,并有通话记录和录音为证。然而,当记者要求出示开通凭证即“电话录音”时,却遭遇运营商的种种不配合。

  收费“偷偷摸摸”、营业厅“鬼鬼祟祟”、记录凭证“遮遮掩掩”……实际上,该记者很可能是掉进手机扣费的“套路”里了。正如记者调查发现,用户遭遇运营商这种“影子服务”被扣话费并非个案,手机扣费乱象早已是用户吐槽不断的老话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越来越智能化,用户花在手机上的消费开支也在逐渐增长,光是上网的流量费用就常常超支,而大多数用户平时并没有一一比对话费账单的习惯。这种“影子服务”式的扣费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未经用户同意擅自绑定服务业务,且涉及金额通常较小,隐蔽性极强。即便用户发现了问题,由于损失不算很大,大多数人也是选择取消服务而不再深究。

  应该说,消费者稀里糊涂“被消费”,确有自身疏忽的因素。如若平时认真了解服务协议内容、留心一下话费账单,或许就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止损”。问题是,手机扣费实际上扣的是运营商提供服务收取的相应费用,怎能随意更改服务内容“偷偷”收费?无论金额大小,这都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大大消解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也影响了行业秩序和市场环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近几年曝光和投诉的情况看,不排除存在为完成任务私自开通的情况。手机乱扣费乱象背后究竟有哪些“猫腻”,是否涉嫌违法犯罪,相关部门该好好查查并重拳出击。

  而面对这种“薅羊毛”式的隐蔽扣费,消费者选择不了了之的深层原因则往往是投诉无门。如报道所示,不仅记者维权遭遇阻碍,网上“不明不白地给我办理了车友助理业务,我该如何维权”“未经用户同意,私自开通车友助理,怎么投诉”等话题同样引发不少用户的共鸣。这说明,手机乱扣费的背后是用户维权难,有关方面应探索出台电信资费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畅通维权渠道。

  “被忽略的账单”急需多方关注。消费者要多留心,规避坑人陷阱;运营商及相关部门则应多用心,提升服务品质和监管水平。如此,才能营造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