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上班族为了解决打扫家庭卫生的苦恼,会通过手机软件下单,预约家政人员上门服务,但网约来的家政服务靠谱吗?记者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调查发现,“网约家政”隐患重重,网上注册门槛低,服务质量难保证;有的家政公司提供的家政人员只是挂靠在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很难找到其本人解决纠纷。(1月29日《法制日报》) 网约家政作为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新型家政服务模式,所带来的便捷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可以实现多赢。比如,一则可以纾解居民无时间和精力家庭清扫之难题;二则也免去了去实体店雇人的不便;三则也可以为一部分人提供就业岗位。也正因此,网约家政赢得了一些人的青睐,尤其是对于双职工家庭,或者空巢老人家庭无疑更受欢迎。 但同时,网约家政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潜在的风险不能不防。比如,未签订雇佣合同,也就埋伏下消费隐患;有些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有些从业人员未与挂靠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仅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而且也为消费者日后维权设置了阻碍等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让消费者在使用网约家政服务时心怀忐忑。 造成上述风险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失必要的监管所致。尤其是网约家政作为一种实体店的延伸,更不能任其逍遥于监管之外。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适应新形势的家政服务规范性办法。去年,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等,而对网约模式也应纳入监管视线。 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好行业自身监管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红黑名单制度,让不法的家政服务企业以及APP及时得到曝光,并以此倒逼行业自身规范化发展。事实上,行业自身勇于向“丑”宣战,才能维护好自身良好的信誉,并实现长足发展。 再者,网络监管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毋庸置疑,家政服务APP软件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便捷渠道选购服务、下单,并由商家提供上门服务,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有效串联起线上、线下业务与服务。但要保持这些APP的质量过硬,推出相关服务的平台以及APP自身,也应把好监管关,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跟进,谨防沦为害人APP。 同样,对于消费者而言,也需谨慎选择网约家政,比如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要查看公司是否有营业执照,询问服务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工作证等,尽量选择信誉好、服务规范合法的公司;签订相关的服务协议,约定双方的权益与义务;还要看家政公司服务人员素质,切勿贪图便宜等等,从而在享受网约家政服务时能够放心、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