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扫码送礼”的消费提醒正当其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4: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节将至,一波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为此中消协今日发布2018年春节十大消费提示,包括警惕“感恩答谢会”、商家优惠促销陷阱等,针对消费者对“扫码送礼”新型诈骗模式的防范不足,中消协提醒要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1月23日中新网)

  “扫码送礼”的对象多为中老年人。一些无良经营者往往以“感恩答谢”“回馈老客户”的名义,通过频繁组织老年人参加免费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等会销活动,利用老年人对二维码的不了解和贪便宜心理,诱骗老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甚至是“三无”保健品,骗取老人个人信息乃至钱款后即逃之夭夭。

  我们已然进入一个“见码即扫”“见码即购”的新时代。“扫码送礼”是一种新型诈骗模式,人们的大意之举可能落入强行推销、牟利甚至诈骗的圈套,轻者而言,有的商家借此机会在提供的二维码上大做“手脚”,顾客扫了码,麻烦和担忧接踵而来,莫名关注上了多个微信公众号,垃圾信息不胜其扰;有的被强行“圈粉”,被强行安装“流氓软件”,不断弹窗推送广告,甚至自动进入广告链接。严重的情况是一旦通过扫描二维码链接进不法分子提供的木马病毒程序,便引发账号被盗,遭遇恶意营销盗取信息及电信诈骗。消费者银行卡内的钱款就有被盗刷的风险。

  二维码的快捷便利毋庸置疑,扫码支付方式也日渐为大众所喜爱,送礼又是国人礼尚往来的社交方式,二者结合,往往消弭了人们的警惕性。然而,看似举手之劳的“扫码送礼”往往变成深不可测的“陷阱”。从假冒的“违法停车罚单”到虚假的共享单车二维码,再到激发爱心的“扫码创业”,“扫一扫 几千元没了”“扫码扫丢了个人信息”等新闻也随之而来,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制造的新骗局层出不穷,“扫码送礼”更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蒙上了优惠让利、人情往来的面具,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骗子利用所取得的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其手段更隐蔽更诱人,传递速度更快捷、影响更广泛,危害也更大。

  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即将来临,最大的消费高峰也即将到来,“警惕扫码送礼”等消费提醒正当其时。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利用二维码的恶意营销,还是恶意盗取用户信息,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隐私权,“扫码送礼”新型诈骗模式更是触犯了法律。中消协发布2018年春节十大消费提示,是根据消费现状和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消费者建立防范观念,提高法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是其恪守职责的表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要细心听取,提高防范意识,一定莫贪便宜,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和新型诈骗。(斯涵涵)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