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微“闹情绪”暴露管理之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6:3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金台锐评:官微“闹情绪”暴露管理之乱
政务官微既是直面公众的互动纽带,更是见证政府工作的形象窗口,这里问题频出实在要不得
  近日,微信认证为当地宣传部门的“抚顺网信”公众号上,一篇“奇文”引人侧目:该文“个性十足”,虽介绍了东北房价低、环境宜人等优点,但文中不时夹杂一些粗俗的脏话,甚至面对网上“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揶揄,还出现了“不过山海关?爱来不来”的内容。
  官方账号的发声究竟是官方的正式态度,还是“小编”的个人表达?细想之下,此间的管理混乱问题不禁让人生忧。
  无独有偶,也是最近,为了负面缠身的某娱乐明星,湖南永州文明办居然有工作人员擅自违规动用单位官微“力挺”。新闻爆出之后舆论惊呼,原来那些看似“浓眉大眼”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有的竟然管理松散到被个别“小编”视为不受约束的自留地。
  政府上网办公,用微博、微信及时发布信息、回应关切,这是政务公开的进步。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承载着政府公信力,政务官微的发声就是权威的发布,但从政务官微频频“闹情绪”“发脾气”的现实情况来看,形势并不让人乐观。
  如果一个“小编”就能轻易绕过单位动用账号,那说明政务官微信息发布的流程存在严重缺陷和漏洞;如果政务官微与网友动不动就“互掐”,发布信息时有充满情绪化的内容,而且逻辑混乱、漏洞百出,那说明相关领导要么对于网络传播一窍不通,要么对于政务公开浮皮潦草。这些在政务官微管理上的失职失责,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前一些政务官微的管理混乱往往表现在两个极端上:或者完全“失语”,或者过度“任性”。如今各个地方都开设了经官方认证的微博、微信账号,可有的一年到头也未必能更新几条内容,这些死气沉沉的政务官微已经成了“僵尸”号;有的则像近期新闻所反映的一样,出现了官微私用、情绪化表达等问题,即使是内部个人行为所致,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损却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互联网传播需要不同于传统四平八稳的新鲜表达,但公与私的界限从来没模糊过。当前,公共舆论的形成已经不可能离开互联网,而放手将政务官微予以适当个性化的运作,这成为众多官微运作的成功经验。然而,再接地气的表达,在公众的眼里政务官微的一言一行也还是官方的态度,官微的“任性”就是公权力的“任性”。一边传递着政务信息,一边闹着情绪,摆不正其“官方”公共职能与身份的结果,就必然角色错位。
  网络时代,政务官微既是直面公众的互动纽带,更是见证政府工作的形象窗口,甚至会影响全局工作,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问题频出实在要不得。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