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代驾软件e代驾宣布上线“e代喝”服务,该服务上线至今,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二线36个城市。此消息一出,众多网友纷纷感叹,此前网上流传的代喝酒段子真的变成了现实。(1月7日北京青年报) 代驾软件宣布上线“代喝”服务,用户不仅可以轻易地“按酒量”“按标签”“按距离”等点击“找人代喝”,也可以在填写昵称、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完成了资料注册后,随即就能成为“代喝牛人”,可谓是轻松便捷,一键搞定。 然而,一起喝酒是有关系或较为熟悉、亲近的人们之间联络感情的方式。之所以找人代喝,无非是自己不胜酒力或者身体不适方找人帮忙,换句话说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就可以成为“酒朋友”的。“代喝”服务宣称为有“代喝”需求的用户提供便利,看似满足了供需要求,实际隐藏着不少隐患: 首先是安全隐患。注册成为“代喝牛人”时,用户无需实名制,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均可以自行填写。即有很大的虚拟性。你不知道发出邀约的或来应约代喝的人,酒量究竟几何,年龄多大,目的何在,甚至有没有犯罪前科,会不会发生人身伤害,一切都不确定,这便给这项“业务”的发展投下阴影。 其次,容易引起民事纠纷。近年来,因为喝酒发生伤亡诉诸法庭的案例屡见报端,熟人之间尚且如此,遑论素不相识的网友?当事人在平台上沟通交流后,是否愿意代他人喝酒,是否签订代喝酒协议,都在隔空进行,无法验证是否当事人双方自己的意愿。以及是否存在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等侵权责任,都难以厘清双方的侵权行为及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