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士被大专生骗23万:拿身份说事是一种低级趣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5: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李勤余
  近日,一则“博士被大专生骗23万”的新闻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该报道称,博士生王某通过网络平台遇到“客服”刘某,被其以各种借口骗取钱财,直至QQ被拉黑,王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网络诈骗,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此案能引来公众的热议,无非是因为两位当事人的身份反差所致。能拥有博士学位,王某的学识恐怕非大专生刘某可比,且他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不菲,却被刘某玩弄在鼓掌之间,未免使人嗟叹不已。
  而刘某虽是大专生,但精通计算机,自创了一款炒股软件并且该款软件中所有的买卖信息皆由其一手编造。如此一来,便有诸多网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联想能力,评论讽刺。一言以蔽之,这则新闻为“读书无用论”提供了最佳的佐证,就差没把“大专生比博士生强多了”写进标题。
  然而,这种刻板的贴标签方式并不靠谱。该新闻并未明写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却将报道重点放置于对两位当事人身份的介绍上,用意十分明显。不少看客恐怕已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了新闻报道者的叙述圈套。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复杂程度愈加复杂,各类骗术层出不穷。是否中招,真的和身份有关吗?
  有媒体报道,广州2016年1到2月份发生多起大额电信诈骗案件。据警方分析,该类诈骗受害人员多是高学历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群。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真烂漫,容易受骗,而恰恰是因为该人群普遍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积累。犯罪者一旦得手,获得的利益金额将会更高。
  今年初,海淀法院发布了《2007年至2016年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网络犯罪案件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新型网络犯罪不断出现,职业“黑客”网络犯罪案件凸显,且犯罪分子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等特点。近年来的网络犯罪牟利性动机越发突出,一些黑客通过漏洞植入木马,利用木马远程控制大量别人的计算机,传播恶意软件和广告软件来获得利益。现如今,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与科学知识,想要行骗都是奢望。
  可见,所谓大专生“碾压”博士生,不过是个例而已。此案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随着网络诈骗的骗术不断升级,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无论智商、情商有多高,人性的弱点总是最易被利用和攻击的。本案中的王某想通过理财来使资金增值,可谓人之常情。犯罪分子攻其不备,以利诱,以言惑,学历再高,亦有不幸受骗的可能性。
  因此,用嘲笑声包围无辜的受害者王某,实属荒唐。若不能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严厉的执法措施打击刘某等网络诈骗犯,某些幸灾乐祸者此刻大开的嘴很有可能会在下一刻无法合上,发出悲鸣。而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朋友,也应改变自身陈旧的观念。学历、身份等条件固然未必能让人身价倍增,但为之付出的努力,终将改变人生的道路。(李勤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