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扶贫,少在迎检上下功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4: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李亚楠
  为对付上级对扶贫工作的暗访,一个县的基层干部如此“引导”村民——遇到陌生人询问扶贫情况时,要么不回答,要么就说不知道;一个县的基层干部在接受检查时,故意让检查组绕弯子、兜圈子,拖延时间,降低与群众“见面率”。
  近期国务院扶贫办暗访发现,个别地方为应付上级检查,设关卡、搞前哨,找关系打招呼、投机取巧,迎接检查比上战场还精心周到。有人甚至总结出迎检真经:对付上面来人,靠糊弄过关;面对老百姓,则靠吓唬让其配合。
  暗地里耍手段,明面上造声势。有的地方为迎检不但不让全体扶贫干部休息,还让纪委到岗督查;有的地方号称要举全县之力迎接脱贫攻坚“大考”;有的地方层层开迎检冲刺动员会,还要“帮贫困户算好收入账”。
  基层不敢“素面”迎检,背后往往是各种形式主义,根本经不起检验。有的没认真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而是通过“巧算账”实现“脱贫”;有的发展产业不调研,拍脑袋决策,今年养鸡,明年养羊,后年种药材;有的“垒大户”“堆盆景”,只想尽快见到“扶贫效果”。
  迎检的姿态,是一面折射扶贫工作作风的镜子。脱贫攻坚要较真精准,不能玩数字游戏,搞虚假脱贫。同时,检查考核也要更加科学合理,不可过多过密,更不能机械教条、流于形式。
  今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减少填表报数、检查考评、会议活动和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其目的就是要防止检查过多过滥,防止考核压力层层叠加导致扶贫数据失真。
  扑下身子精准扶贫,以真实状态面对检查,才能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保证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把功夫花在该花的地方,让“素面”迎检成为常态。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