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回收不缺市场,缺的是机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8: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国内外手机制造商几乎每年都会出新款。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售出4亿—5亿部新手机,淘汰3亿—4亿部,但是旧手机回收率不到2%,旧手机的处置成了一大问题。(10月20日《福建日报》)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手机回收的好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却并没有主动参与,一方面公众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则缘于回收价格偏低。

先说第一点。虽然技术上对旧手机可以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但理论上个人信息还是有泄露的可能,这就导致一些人宁愿将旧手机放置在家中,也不愿意交给回收企业处理。大量的旧手机被闲置,对环境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要想打通手机回收通道,一方面可以加强技术升级,从技术方面全面、深度地保护个人隐私,比如,“恢复出厂设置”或者对信息进行粉碎处理后,任何人无法再恢复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技术升级来保护个人隐私,消除公众的担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严格的制度和规定,严格回收行为监管,对私自恢复旧手机数据或者泄露机主隐私的行为严厉打击和惩罚,为手机回收提供法制保障。

再说第二点,手机回收价格不科学、不理想。手机回收目前并没有相关的价格规范,主要双方自由议价。但是,很多时候,机主对手机的价值,比如零部件的价值和价格等,并不清楚。这就给回收方提供了优势,一些回收者故意压低价格,导致几千元的手机只能贱卖。巨大的价格差距,不仅严重损害着出售方的利益,也挫伤消费者参与回收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价格标准,或者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旧手机的价格进行科学评估,当然也要考虑到手机回收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

除了这些,笔者认为,公众也应强化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和支持手机回收;树立理智消费观念,不盲目追逐新产品,不攀比,不摆阔,理性消费,以此减缓手机更新速度,减少制造电子垃圾,从源头减少电子污染。

手机回收不缺市场,缺的是机制,这就需要从机制破解,制定法规,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畅通的回收机制,规范行为,更新观念,打通隐私保护和回收价格两大关节,这样手机回收才能水到渠成,习惯成自然。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