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四大气功养生观
蒋成博
孔子的气功养生观以中庸为本,其说在《论语》、《大学》和《中庸》中有详细阐述。孔子直接谈论气的话语,在《论语》中出现了6次,《大学》和《中庸》均未提及气字。本文从《论语》归纳出孔子四大气功养生功,供同道们参考。
一、出辞气,声容静。
孔子主张出辞气,声容静,以养形气。《论语·泰伯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远鄙倍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注曰:“辞气者,辞谓言语,气谓鼻息出入,若声容静、气容肃也。”
二、屏气息,气容肃。
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进一步强调了养形气的要点:“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注:“夫子屏摄其气,若呼吸俱泯也,盖气容宜肃也。”
三、平食气,和五气。
孔子注重通过食气进行内在和气的培养。他在《论语·乡党篇》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气”的意义:“气,犹性也。《周官·疡酱》:以五气养之。五气,即五谷之气。人食肉多,则食气为肉所胜,而或伤人。”
四、调血气,重三戒。
孔子指出,调和血气,重在三戒。《论语·季氏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血气”是指人的精力、体力和体质状况。调和血气,使其平和。
因此,在孔子那里,以上四点,是促进个体心平气和,进入中和状态的基本功夫,否则,是难以达到中庸境界的。
2015年9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