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彭州市公安分局光明路派出所接到一起特殊的求助,一位远嫁安徽30多年的老人带着儿子,不远千里回到四川,想要找到失去联系多年的亲人,在彭州已经寻找多日的老人分外焦急。 在民警的帮助下,凭着老人提供的姓名和依稀的老地名,仅用了三四个小时,警方辗转联系上了家人,在送老人到达家人所在小区后,老人的妹妹一眼认出30年多年未见的姐姐,两人抱头大哭。 六旬老人焦急寻亲 官方微博发布寻人信息 23日上午11点多,一对神色焦急的母子走进了彭州市公安分局光明路派出所求助,原来,王长珍1952年出生在彭州,30多年前远嫁安徽,因与娘家人失去联系,已经是30多年未回过家,这一次,是儿子陪着回家寻亲。无奈,时隔久远,65岁的王长珍也记不起家里的具体地址,丢失了联系方式,只记得哥哥和妹妹的名字分别是王长建和王长英。“说是回来已经找了一两天,一直找不到,晓得哥哥是已经去世了。”当时正在值班的民警周庆告诉记者。 随即,周庆和同事根据王长珍提供其妹妹王长英的名字,在户籍管理系统里,找到了与其年龄大致相符的信息,但是,经过确认,都不是王长珍的妹妹。“后来又问,才晓得,她的名字改过,原来是‘昌’,又重新搜。”周庆说,民警又通过按照同音字搜索,前前后后找到了20多个人的信息,一一辨认。 下午两点多,因为暂时没有进展,@平安彭州?官方微博平台还特意为王长珍发布了一条寻亲信息,征集有效信息,希望能够尽快帮助王长珍找到多年未见的亲人。 “户籍搜索,有一个相似度很高,我们就送他们过去,后来证实不是。”周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王长珍的记忆里,有模糊的万家场、五里等地名,与其中一人的信息符合,但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不一样,是在一个安置小区里。“我们又去找,路上还安慰她,说万一不是,或者确实是,但是人并不居住在那里了。”周庆说。 上门认亲 抱头痛哭 下午近3点,周庆和同事陪着母子俩到了王昌英的居住地,“稳妥起见,我们先问了小区保安,是不是有这个人。”周庆说,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带着母子俩上了楼,刚敲开门,王长珍就激动地想要往里面走,被儿子拉住了。听到声音从里屋走出来的王昌英一下子就认出了姐姐,惊讶地一把抱住了姐姐,“姐姐”“妹妹”地哭喊着。 “两个人马上就抱着哭。”周庆说,两位老人交谈中才得知,回来寻亲,前两天一直找不到,近乎绝望的王长珍几乎吃不下饭。“两个人在回忆,说以前住在灯泡厂背后。”周庆说,如今的灯泡厂老厂附近,已经重新修起了学校,王昌英和家人也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区里,“其实直线距离并不远。”周庆说,从派出所开车到小区,不到10分钟的距离。 而不断抹着眼泪的王昌英也哭着说,一直都在想,要去安徽找姐姐,无奈只晓得大地名,联系方式等都遗失了,自从哥哥去世后,姐姐多年未回家,是否还健在,都是横在妹妹心头的坎。 离家30年 千里寻亲 这是母亲一生的心愿 “一直都想回来,但是没得联系方式,也找不到。”王长珍的儿子康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四川的老家,是妈妈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早些年,怕花费钱,虽然想家,但王长珍也没有坚持。随着孩子们都长大成人,陆续工作,王长珍回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我在外地上班,差不多一个月多回去看她一次,每次都问我,有没有时间陪她回来。”康先生说,妈妈总是念叨着,老家还有舅舅和姨妈,以前家里有多少人、都是做什么的,不厌其烦。康先生说,妈妈老了,想回家,也算是妈妈辛苦一辈子的心愿,这次自己年假,特意陪着她回来寻亲。 但是王长珍没有文化,加上年龄有些大,对老家只有零星的记忆,一路上,王长珍对带着自己寻亲的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不是,肯定不是。”比如说彭州市,原名彭县,王长珍也坚持认为,彭州市是错误的地址。 康先生说,在安徽当地,他们也曾在派出所查询过老家舅舅、姨妈的身份信息,得知舅舅已经去世,也找到了几个年龄、身份与姨妈相近的人的信息,21日晚上,康先生带着母亲抵达双流机场,第二天四五点,王长珍就催儿子起床要回家,康先生安抚她说,现在还没有班车,天亮了一定坐最早一班赶到彭州。 “找了好几家,都不是。”康先生说,找了一天多,都无功而返,妈妈急得吃不下饭。康先生决定,寻求当地警方的帮助。“之前查了下,舅舅和妈妈的身份证办理都是光明路派出所。”幸运的是,在警察的热心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姨妈一家。“找到倒数第二家,说不是,妈妈当时就哭了,说肯定找不到家了。” “姨妈说,就是今年正月十五,一家人都在想办法,怎么找到妈妈。”现在,康先生陪着母亲,与姨妈一家团聚,去了彭州附近的好几个景点。“高兴得很,但是我要上班,我一个人回去也不放心。”康先生说,计划本月月底前,和妈妈返回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