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检查工作要少点明察多点暗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1: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1日晚,一则题为《陕西一镇政府盯梢脱贫攻坚检查组》的消息现身网络。消息称,脱贫攻坚“暗访组”在澄城县被当地政府“盯梢”了,同时还配上了一张微信截图。面对网络上的“误解”和“误读”,澄城县委、县政府已经正面回应了舆论关切。(1月13日西部网)

面对公众质疑,当地政府正面回应称是“误解”和“误读”,经记者调查也的确如此。不是“暗访”是明访、不是“盯梢”而是衔接工作,在松下敏感神经的同时,也许有人会认为此事件完全可以“盖棺定论”。但在笔者眼里,检查脱贫攻坚工作的这种形式还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明察暗访是政务执纪监督的一种手段。通过明察暗访,可以相对全面地了解工作实情,进而能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准确预判,并制定出科学的整改措施。为此,公众一直在呼吁要让暗访走向常态化。然而,在这场“误会”风波中,我们却看到在脱贫攻坚这么严肃的问题上,当地仅仅还是在明访。

当然,并不是说明访不可取,只是基于当前脱贫攻坚中暴露出的浮躁虚假问题,值得对这项工作保持更严谨的态度。试想,走村入户去了解详情,当看到身边有村干部作陪,有几个贫困户敢站出来说实话?就这么来来回回走访,到底能发现多少问题,想必当地政府心里最清楚。如果过分倚重明访成绩,那接下来脱贫攻坚该如何走就更值得关注。

因此,既然是深入村户检查工作,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从现实工作成效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暗访的作用要比明访更为明显。当前之所以有人对暗访过于敏感,关键在于其错误地认为暗访就是在抓“小辫子”。其实不然,暗访重在在庞杂的信息环境中去伪存真,发现更为真实有效的东西,进而督促提醒有关部门和个人要改进工作作风。

说到底,有人怕暗访,说明底下有问题,这就更需要暗访的介入。脱贫攻坚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任由“假脱贫”之类的不正之风存在,只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这是要坚决依法肃纪的。为此,深入基层检查工作,不妨少一点明察,多一点暗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