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7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舌尖上的民生工程”何以成了摆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超市和农贸市场中,大多都有利用先进的信息、检测手段,保障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的肉菜追溯查询终端,以及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然而,记者近日在长春的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一些食品安全措施并没有起到作用,部分查询机器也因种种原因沦为摆设(1月29日《工人日报》)。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的生命健康。基于此,商务部、财政部于2010年10月启动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通过这个追溯体系,各个相关部门可随时登录监管平台,查看各流通节点肉菜的入场登记、交易量及价格、检疫检测以及肉菜的来源和流向等信息,消费者也可通过扫描购物小票查询自己买的肉菜是从哪里来的,从而实现肉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然而这项原本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在不少地方却沦为摆设,希望以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改善肉菜流通条件、提高肉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的初衷,也就无从谈起。当肉类蔬菜仍然难以有效地追根溯源,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肉菜也就仍可能摆上老百姓的餐桌,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这样的民生工程只能算是“摆设工程”。

这种“摆设工程”也是不可小觑的“浪费工程”,浪费了民心民意与口碑不说,更浪费了国家、地方政府为之投入的巨额专项资金。上述报道称,仅在长春市,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上,国家就投入了3437万元资金,目前已建成317个节点,包括123家农贸市场和72家超市。当一个个肉菜追溯查询终端相继沦为摆设,便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这样的浪费全国加起来,恐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那么,这个投巨资打造的“舌尖上的民生工程”缘何无法真正惠及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对这把“安全锁”宣传不够。不少消费者不知摆放于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这个“先进玩意儿”为何物,更不知如何操作,甚至不知购买肉菜后需索要小票,才能在这个终端上查询肉菜来源。这就导致很多肉菜追溯查询机使用频率不高,管理者干脆不联网甚至不开机、不管理、不维护,小商小贩也就干脆不提供购物小票了。

另一重要原因是,市场管理者包括相关部门,对肉菜追溯查询系统本身就“叶公好龙”,因为终端机器配备给他们,会增加其管理运营维护成本,如安排专人负责开关机、商品信息录入、帮消费者检测农药残留指标等。

要让追溯系统不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巡查督导,畅通举报机制,严肃追究运行不力者的责任,以此倒逼市场管理方积极推广溯源系统,以确保“人人了解追溯、人人使用追溯”。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