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婚补基金太原试点成果大会暨山西省2018婚补基金启动仪式”不久前在太原举行。这也标志着山西省将全面启动婚姻消费补贴制度。据估计,山西省2018年补贴金额将高达9500万元。(1月31日中国妇女报) 婚补基金即婚姻消费补贴专项基金,是我国首个以新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益基金。它面向领取结婚证一年之内的新人,补贴范围包括婚纱摄影、婚宴酒店、婚礼庆典、婚房装修、蜜月旅行、家用电器等,基本涵盖了新婚消费的各个环节。补贴标准为黄金3元/克,汽车消费500元/辆,婚纱摄影等其他消费项目按平均消费额的5%予以补贴。 这么一个以前闻所未闻的公益项目,自然引起了坊间的热议。支持者说:“好事儿,有助于减轻年轻人结婚的负担,这样的公益补贴理应推广。”反对者说:“结婚是私事,凭什么能享受补贴?”“与其实施如此这般的‘婚补’公益,不如加大移风易俗,婚恋从简的观念普及。”我个人则由怀疑转向支持,理由有三—— 其一,通过设立婚补基金,联合社会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唤醒社会共同关注婚姻行业、关注部分新人结婚及家庭建设的困难现状。通过公益项目资助、帮扶等具体关爱行动,来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全社会和谐稳定,助力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婚补基金在整个公益运作生态链中,是资金和资源提供者,扮演“种子”的角色。通过基金支持来推动优秀公益项目和行业组织,带动婚姻产业的社会创新,从而获取资金捐赠,实现支持民间公益使命。基金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日常管理和运作,以诚信、透明、效率、民主为基本原则,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婚补基金的原始基金,来源于山西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本基金的发起和捐赠单位。这家公司是民营单位,不是国有企业。人家花自己的钱,花多少、花给谁、怎么花,本来就是人家的权利。又不是纳税人的血汗,用不着纳税人讨论批准。更何况,“婚补基金”是经民政部直管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批准,为促进婚姻家庭建设而设立的呢。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哪怕贴上公益的标签,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验证能否恪守宗旨、实现初衷;运作中还要完善制度设计,比如“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比如如何抑制而不是助长高消费,等等,才能使公益事业做大做强、健康发展,为民生带来更大福祉。尤其是,目前婚姻家庭建设方面问题颇多,诸如结婚成本高企不下、婚姻观念发生变化、未婚同居普遍存在、未婚先孕危害甚巨、家庭暴力屡有发生之时,这样暖心的公益项目,不是韩信点兵、多多亦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