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GDP何以能连续28年领跑全国?

[复制链接]

7974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8: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省区市去年GDP数据陆续公布。2016年,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同比增长7.5%,GDP总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逐之中,广东GDP凭什么能够持续领跑全国?在7.95万亿元GDP总量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一路快跑?(2月26日南方日报)

  时光倒回到三年前,中央对广东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是经济大省,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必须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无疑,这既是重任,更是责任。

  综观过往三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奋发有为的广东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用锐意进取的实干作为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资料显示,与全国相比,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高于全国,就以2016年来看,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7%,人均GDP达到72787元,是全国的1.3倍。显然,广东不负所托,名副其实地发挥了对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作用,在地区生产总值和结构调整上支撑全国。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传统红利优势逐渐式微的发展背景下,广东较早开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主攻产业转型升级和中高端发展,同时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协调共进。可以说,这是广东能够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上起到对全国“双支撑”作用的原因所在。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广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势头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转型成果明显,新动能加快孕育,新兴产业表现活跃,新产品新业态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力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8%,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2%。技术含量更高、创新更为活跃的新产品产量增长加快,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70839辆,同比增长76.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2%,光纤产量增长34.3%,智能电视产量增长16.3%。今年2月7日召开的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披露,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指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作为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份行动计划。刚刚过去的2016年,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加快了广东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转换,促进了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比如,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压减钢铁落后和过剩产能307万吨,超额完成2016年压减任务;完成9.658万吨淘汰落后造纸产能任务,广东纸浆产量下降11.0%;国有关停类“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2394户,国有特困企业实现脱困427户。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现实早已证明,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素有敢为人先、勇于争先的精神禀赋。当下的广东正面临令人振奋的经济转型期,我们坚信,围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广东,一定能够发挥好排头兵作用,继续担当起对全国发展“双支撑”的重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