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3月6日 《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成绩单”靓丽炫目:年均减贫1000多万、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可以说,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胜利在望。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现有贫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时不我待。只有坚持久久为功、背水一战,打好脱贫攻坚战,才能啃下硬骨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抓住“关键少数”。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2015年到2018年,连续4年都谈到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牵挂”。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级领导干部要向总书记看齐,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当好脱贫攻坚“施工队长”,立下军令状、拿出“绣花功”、勇啃硬骨头,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攻坚,瞄准当前、着眼长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做到人员、责任、工作、效果“四个到位”和扶贫、脱贫,到户、到人“四个精准”,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全力拔除“穷根”,让脱贫成效经得起时间、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层层压实责任。凸显党员干部中坚力量,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走访联系群众全覆盖,做到脱贫攻坚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当好“操盘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惠民生为突破口,在脱贫攻坚一线出汗出力、接受考验,以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认可度。要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自满情绪,坚守岗位,以不胜不休的精神状态,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让能干事、会干事者有舞台、能出彩。要继续发挥好“五个一”“三个一”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要选派好驻村第一书记,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打造一支“永久牌”基层人才队伍。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以作风建设为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需要过硬的作风作保障。要系好脱贫攻坚廉洁“安全带”,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零容忍”,尤其要治理基层微腐败、末梢腐败,大力“拍蝇”,让“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蔚然成风。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实”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严肃追责问责。要力戒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造盆景、垒大户和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减少层层开会、文件资料、表册填报,删繁就简、简除烦苛,集中精力攻坚,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促进持续稳定增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各脱贫攻坚主战场要坚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脱真贫、真脱贫、高质量脱贫,趁着春风,扬帆奋进,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交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精彩答卷。 (未来网评论员 欣 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