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范未成年人制造打赏纠纷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20:2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报载,称未满12周岁的女儿小晨(化名)花约十万元“打赏”某直播平台男主播,张先生以女儿做原告,将直播平台管理方小咖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返还“打赏”钱款,小咖秀公司则表示无法判断“打赏”者系未成年人,而且张先生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手机。

  关于未成年人向主播“打赏”、买游戏装备而花费巨资,导致家长与平台方闹上公堂的事例,近年来并不鲜见。

  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普及,网上支付越来越便捷,此类事件的时有发生也可以理解。而一旦必须交由法律解决,虽有《民法通则》相关条款支持,但关键在于,家长必须要证明这笔钱是孩子花出去的,而要证明这一点,还真有一定难度,否则,官司走向并不好说,更何况,就算举证成功,也将耗费大量时间成本。

  要想减少“打赏纠纷”的屡屡发生,需要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家长承担起监管责任,管好自己的孩子,把手机用加密等多种办法严控起来,免得为自己增加麻烦。就像新闻中所说的小晨的父亲张先生,孩子用自己的手机多次打赏,绝非一次两次,如此疏忽的教训,应当吸取。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游戏平台、直播平台的管理管控。当然,平台方始终加强着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规范,但是,对用户的内部监管依旧有潜力可挖,毕竟,在当下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平台方判定用户是否未成年身份是可以操作的。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相信也能对上述现象起到约束遏止作用,包括很多评论提到的举证倒置、设置打赏上限等手段,都能够起到严格管控的效果,未来或许类似的事情会更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