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5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精彩部分依次连载(一六八)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7: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精彩部分依次连载(一六八)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     05-14

        64  二者不可得兼时(4)

      他终于回到自己那熟悉的大门了,而且准备见到母亲的遗容或者灵柩就拜倒大哭。

      可是奇怪,只见母亲慈祥地从房门走出来,苍白的脸上还似带着几分欣慰的笑意,宽慰地抚摩他的冒着汗粒的前额说:“孩子,娘可把你害苦了!”

      他有点懵懂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不是又像昨天晚上一样在做梦吧?!可当他认真再三辨认,才充分肯定眼前所出现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事实,母亲还是那原来的母亲,只是那原是浮肿的全身如今已经基本消退,那原是挺着的腹部已经变得扁平,大约是弟弟或者妹妹已经降生下来了。他这样看着,想着,不觉转忧为喜,进而倒笑着跪倒在母亲的身前,激动和欢欣的泪水流了他的稚嫩的满腮和满脸。

      “我知道你为着我又去营业所了。——我今早起床特地叫人捎信叫你马上回来,明日里还可去永州报考哪!”母亲见孩子转忧为喜,也就直截了当地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打算和安排,“这事还没告诉你父亲,但我想他一定会同意的。”他听到这里,心里也就高兴起来,刚才在路上那些怨天尤人的想法一下子烟消云散。但母亲眼前的健康状况他还不能不担忧,他忧心忡忡地说:“您的病还没有好哪!”

      母亲告诉他,她这病叫“胎浮”,医生说胎儿生下来也就没事了。“我不是给你说过吗?你去报考学校我的病就会好的。这不就好了?”

      他见母亲说得很轻松,当然也就满心欢喜,心里的主张也就很快改变过来,慢慢地,那种去永州报考学校的念头就又占据他心中的主导地位。他掐指一算,今天是13号,明天天亮就出发,把报名和考试合到一块会更省些麻烦!

      这时父亲从外面回来了。他见他们母子正在谈话,也插上嘴来。他说,“我何尝不想让你读书,只是那情景也让我迫不得已!”他还说他听到口信一定会回来,把盘缠也凑齐了。

      这天晚上,父亲和母亲给他嘱咐了许多话。他们说,他们家大约从老高祖起就没有人敢到县里、府里去报考,他是有始以来的第一人,这都搭帮共产党和毛主席。首先要认真去考,考上了就要认真去读;考不上虽然不光彩,但回家来种田种地或者继续去营业所煮饭也是为新中国出力。他们还说,家里吃饭的人多,做事的人少,弟弟妹妹多要上小学念书,生活还很困难,到了大街上不要与人比穿比吃,要比志气比能干。他一边听一边点头。他在心里想,父亲与母亲能答应让他去报考,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恩德了,至于什么吃的穿的,他根本就不在乎。反正从来到这世界起,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风险也经历过。

      9月14日,鸡还只叫头遍,他就悄悄起床了,揣上那报考用的毕业证书和有关资料以及路上要吃的两团冷饭就要出发。

      父亲和母亲从床上爬起来,见他只拿了那两块钱报考费,脚上还是赤脚一双,就都说开了:永州是个大地方,住宿和吃饭要比一般地方贵,即使失措踩死了小鸡崽,也要赔人鸡蛋钱,何况你这一去就有两三天。

      他知道父亲和母亲说这番话是为他好,可他更知道母亲身体还没恢复,家中能变卖的东西也差点全卖光了,再让父亲外去求亲拜友已经很是艰难,所以他想,与其让家里父母受苦不如让自己将就,白天饿了就买几只红薯充饥,晚上嘛,就在学校屋檐下铺张旧报纸睡个觉,不是同样可以过日子吗?这种安排,是他昨天晚上就想好了的,但他却不愿意让父亲和母亲知道,所以只是说:“我会有办法的。”

      母亲说:“上城里,光双赤脚是要叫人笑话的。”说完,就又回到房里去。

      “我又不是去相媳妇、娶老婆,管他们是笑还是哭呢!”他见母亲似乎有些于心不忍,竟然第一次与母亲开起了玩笑,弄得站在一边的父亲也笑了。

      “这是我的一双布鞋,是你外婆为我40岁生日做的,反正你也能穿了,就穿上吧。”

      他见母亲态度很坚决,也就用双手接住,然后将它们分别插进裤子两边的口袋,说:“我洗了脚就会穿的。”

      上弦月早已落下,稀稀拉拉的星星在辽远的天空各自闪着自己的光,远处近处的村庄,不断传出雄鸡打鸣的报晓声,仔细听去,一只比一只起劲,一声比一声高亢。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夜行中担惊、害怕,父亲决定送他一程。父亲拿着一把小叉子在前面探路;他在后面跟着,不时提醒父亲不要踩失脚步。他在心里想,这样惬意地跟着父亲走路,已是多年不曾有过的了。要不是共产党领导穷人翻身开办这多学校,自己的这份享受怕是下辈子也不会有的,他要下决心考上一所学校,哪怕是最差的也要坚持到底,读出好成绩,报答父母,报答共产党和毛主席。他还记得在小学读到过一篇课文,文章中写的是毛主席亲自领导红军官兵为老百姓打了一口井,老百姓在井旁刻上一副对联,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自己今天能去永州投考学校,也要不忘父母,不忘毛主席呀……

      眼看天已大亮,他们也已来到了台盘坞渡口西岸。父亲说,“现在野外已四处有人,你就一个人去,这里还给你两块钱做机动,到时候会有用处的。”

      他把钱接过来,谨慎地塞进夹袄的暗袋里,然后提着两团冷饭和一直舍不得穿的蓝布鞋,噼噼啪啪地走下陡峻的码头。

      当他从河对面上了岸,又走出了五六里地再在一座小山头上向来路回望,还见父亲立在那高高的土堆上,早晨的阳光照着他那发亮的额头,直到滚烫的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沙发
匿名  发表于 2012-5-15 16:14:07
早晨的阳光照着他那发亮的额头,直到滚烫的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