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0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枯井吃人的悲剧为何一再发生?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7: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8日7时45分许,当地医院宣告坠深井被卡的男童已无生命体征。17日16时许,山东潍坊安丘市一5岁男童坠入一口岩芯井,救援队出动近10辆挖掘机施救,经近15小时救援后男童被救出送医。据悉,深井口径约20公分,估计深100米,男童卡在距离井口约6米位置。据悉,事发时男童母亲正在地里挖野菜。(4月18日新京报)
  又是一次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试想,其一,如果当时母亲看孩子尽心点,或者到达一个陌生地,事先搞好环境安全的侦查,若发现枯井及时找东西掩盖上,再不行带着孩子远离并通报给当地有关部门,也不至于让5岁的孩子坠井。一定程度上而言,孩子被伤,与家长监护的不尽心、不细心,不注意安全细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其二,如果对这一些废弃的岩芯井,落实好谁打井、谁管护,弃用之后谁负责填埋的规定,这样的“吃人井”也不至于会存在。但是,在大部分地区,人们习惯了一方面打井没有约束,想在哪里打就在哪里打;另一方面弃用之后不及时填埋,或者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这就为伤人害命埋下了隐患。
  其三,对打井与枯井监管的失察纵容了枯井吃人。面对屡屡发生的枯井吃人,地方管理者不汲取教训,甚至是熟视无睹,既是失职更是在拿人民群众的性命做赌注。而实际上,只要基层干部切实负起责任,对打井和枯井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日常监管”,确保这些井用的时候万无一失,弃用之后又安全放心,枯井吃人的悲剧便不会上演。
  那么,枯井到底有没有办法管理,以彻底扭转有人打有人用废弃之后没人管的局面?或许当下没有更为详细的管理办法,但这也不能成为枯井管不了、管不好的借口。比如,一方面加强日常排查,对出现的枯井及时督促使用者填埋;另一方面做好安全警示教育,避免人坠枯井的悲剧;再者,对于无主枯井,政府应主动出资进行填埋。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监管手段,以规范农田打井和使用管理行为,尤其是应完善“问题井”的管理办法,从而做到万无一失。据了解,一些地方针对枯井管理已经做出了探索,比如,北京市水务局就对废弃水井进行巡查、建档、登记,并对废弃农用井一律封填。实际上,只要去为,任何困难都能够解决。
  总之,枯井吃人绝非是“天灾”,而真切的是“人祸”。即便事故之后可能会追责问责,但也弥补不了一个家庭失去孩子的痛苦;而人祸之后的不长记性,更会为下一起的事故埋下重大隐患。对此,当地干部、打井用井弃井户,更应该深刻反思,更理当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同样,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未尝不是又一次的安全警示课。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