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舟翻船致17死,祸起“漩涡”还是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3 20: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21日13时40分许,广西桂林秀峰区村民在桃花江划龙舟时,2艘龙舟发生侧翻57人落水。昨晚记者从桂林市政府获悉,翻船事件致17人死亡。公安机关已对牵头组织活动的2名人员进行控制。(4月22日新京报)

  17条鲜活的生命不幸殒命桃花江,在过去的这个周末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的沉痛。无论是幸存者还是相关部门,痛心之余显然更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龙舟发生倾覆?17人罹难的悲剧到底该不该、能不能避免?

  桂林市政府回应,4月21日,秀峰区村民私自组织在桃花江练习划龙舟。曾报备但并未通过,事发前一天当地还进行相关安全警示,结果发生意外。但梳理相关信息便可以发现,又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群众安全意识淡漠。

  据蓝天救援队现场负责人介绍,滚水坝的落差虽然不大,但水从高处流下时会形成漩涡,将落水者吸住,一旦被吸住很难挣脱。现场打捞上来的落水者都没有穿救生衣,这也增加了伤亡风险。而桂林市龙舟协会秘书长谭桂安表示,按当地习惯,龙舟队员一般没有穿救生衣的习惯。“类似滚水坝较为常见,龙舟队常有冲越滚水坝行为,但此前从未听说出过事。”

  如此说来,至少有两点值得追问:其一,滚水坝水流急、有漩涡,原本就不适宜划龙舟,否则,万一出现倾覆意外,即使穿了救生衣,也很难避免溺亡意外,赛龙舟原本是传统文化、民间娱乐活动,怎么变成了一种冒险行为?再者,无论是划龙舟组织者、参与者和相关部门,都应该对可能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发生的意外事故有充分认知,何以一直听之任之,既不劝止冲越滚水坝的做法,也没有去改变不穿救生衣的习惯?

  桂林市体育局官网显示,当地自古盛行龙舟活动,史载最早见于唐朝,民间约定为逢戊年大划龙舟,形成“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每年自由划”的习俗延续至今。今年恰属于当地龙舟“十年一大划”的年份,当地相关部门理应充分估计到民间划龙舟活动会较往常活跃,做好充分的应急预警以防发生意外。安全警示怎能代替预警处置,不批准报备怎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稍加追问便可发现,龙舟翻船致17人溺亡悲剧的发生,不能完全让“漩涡”“习惯”背锅。假如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加强巡查,阻止未经批准的划龙舟活动;假如应急响应机制给力,救援更及时有效;假如龙舟协会不满足于组织赛事,对安全事宜给予足够重视,想必完全可能规避这场因划龙舟引发的重大溺亡悲剧。

  曾几何时,公众集会发生意外伤亡的惨痛教训,敲响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的警钟。只因过去从没听说过出事,便心存侥幸、麻痹大意,显然既没道理更不负责任,暴露出安全责任意识的缺失和公共管理机制的缺位,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啻是民生情怀的缺失,难道未得等到出了事、出大事、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才引起重视、有所作为吗?(南方网高谭)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