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警因“酒”打伤协警,怎么就报案无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华商报》报道,今年3月8日,陕西省子洲县公安局看守所协警叶茂,因有禁酒令而阻止民警同事喝酒,之后为此在办公室道歉时被对方打伤。近日叶茂家属称,事发已近两月,其间多次找子洲县公安局领导,仍未对打人者采取措施,“我去派出所报案,对方称‘都是一个单位的,不要这样’,‘报案没用’”。

根据最高法、公安部等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被打协警单是“眶壁骨折”,即构成轻伤二级,达到《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可叶茂却求告无门,子洲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对被打协警表示,“不想叫事情弄大,希望三思。”面对记者采访,看守所副所长更是直言:“和你们有啥关系”。俨然涉事民警殴伤协警是看守所门一关,即可内部私下了结的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是内部人或公职人员就网开一面。犹记得五年前的林州民警摔婴案,同样是因酒生事,肇事民警郭增喜就是因触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当地相关领导也因前期处置不力、没按“涉警违纪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规定及时上报案情,事后受到严肃处理。

在此事中,有关方面显然不宜以人情因素架空法律,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捂盖子心态给被打协警维权层层设阻。涉事民警打人,在被打者已报案的情况下,理应就事论事,该受理案件就得秉公受理;如认为已涉嫌刑事犯罪,该移交刑侦部门就移交刑侦部门。如有必要,为避免受到利益、人情等因素干扰,还可参照民警摔婴案,指定异地管辖。

维护内部形象和声誉,可以理解。但维护形象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依法依规从严治警,对违法违纪行为绝不姑息。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