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天吃28种药?药师门诊的减药行动是利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4:3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广州市有一位老年人,每天需要吃28种药物。他十分苦恼,吃药比吃饭还多。他的苦恼在“药师门诊”得到解决。“药师门诊”里的医生,通过权衡药性,在确保不影响效果情况下,将老人的28种药物缩减到16种。自去年9月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开设全省首个“药师门诊”以来,目前全省已有37家医院陆续开设“药师门诊”,专门为患者提供“减药服务”。(5月7日《信息时报》)

  患多种疾病,大量的药物是否能够精简?这是很多老年患者的疑问。然而,能否精简药物,却很难有一个科学说法。就像报道中提及的这位老年患者,一天要吃28种药物,他很是苦恼,吃药比吃饭还多。可是,他自己也不敢擅自减药,害怕减少了药物之后,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广州这位老人的困惑,在很多老年患者身上是常见的。由于老年人身体不好,患的疾病多是好几种,而且都是慢性疾病,需要常年服药各式各样的药品,家里的药箱就像药店一样,治疗心脏病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高血脂的,总之是琳琅满目。

  导致“一天吃28种药”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原因是复杂的。一个方面是,老年人本身患有的疾病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不同疾病的药品;一个原因是,给老人看病的医生,很多都是专科医生,各人开各人的药品,也就导致了这个医生开了很多药,那个医生开了很多药,加在一起就是“一大堆药”了;再一个方面是,有的时候,一种疾病就需要服用很多种类的药品。

  似乎“一天要吃28种药品”的问题是不好解决的。而实际上也并非是不能解决的。为了指导市民用药,为了减少药品的使用,目前广东一些医院专门成立了“药师门诊”,由专业的药师负责帮助患者“减少药品”。这些药师,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多少,查看药品的治疗作用,依据治疗作用,尽量减少药品的使用。用优化药品结构的方式,做到既有利于治疗,又降低药品太多的经济负担。这在业内被称之为“提高科室间用药治疗科学性”。这里有一个例子。一家医院的“药师门诊”,发现医院科室之间开具的药品,虽然是治疗不同疾病的,单独看没有什么问题,而同时服用,则浪费了药品,因为一些药品存在“药效重复”的情况。

  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位70多岁的女性长者,每天要吃的药太多,差不多一碗。原来这位老人患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双下肢行动不便,每餐数着吃50~60粒药。而这样的问题,就依靠“药师门诊”得到了解决。

  别让“一天吃28种药”困扰慢性病老人,“药师门诊”的“减药行动”是患者利好。(郝雪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