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享雨伞治丢怎能靠用户“自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0:2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初至今,乘着共享经济的大潮,共享雨伞频繁出现在多雨的南方城市地铁站与街头。这些来自不同创业公司推出的五颜六色的共享雨伞很快就引起大众关注,然而尴尬的是,许多市民尚未真正体验过一次共享雨伞带来的便利,就已看不见它们的踪迹。

6月15日,共享雨伞落地南昌市部分繁华地段的公交站台和地铁站点,数量足足有3万把。用户只需下载A PP,注册后缴纳19元的押金,就能借走一把伞,使用收费是半小时0 .5元。就在南昌网友在朋友圈为此刷屏没多久,再来到公交站台和地铁站点,已经是“一伞难觅”。

随后《江南都市报》记者致电该共享雨伞平台负责人赵书平,赵书平却回应“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藏伞于民是初衷”。

这样的回答不仅让记者困惑,读者也摸不到头脑。据了解,这些投放在南昌的共享雨伞每把造价大概在90元,显然19元的押金并不能抵消丢伞的损失。而且每把伞只配备一个密码,用户只需记住密码就可以无偿使用多次,怎么算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面对如何盈利的质疑,赵书平表示:“市民总有忘记密码的时候,或者对雨伞新奇感消失再放回的可能。现在在投放的11个城市中投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福州已开始盈利。”虽然赵书平强调了在部分城市已实现盈利,但其寄望于市民忘记密码或新奇感消失“自觉”放回雨伞的论调,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据悉,南昌共享雨伞丢失并非孤例,此前相关报道就有曝光,在上海、桂林也都发生过投放的共享雨伞几乎全部丢失的新闻。伴随着全国雨季到来,之后不仅南方城市,一些人口密集的北方城市或许也会出现共享雨伞的身影。如何解决共享雨伞频繁丢失问题,仅靠谴责用户素质,寄望于用户“自觉”显然并非有效的治理之道。

赵书平说出“藏伞于民”这样不靠谱的言论,背后显现的正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创业公司集体面临的窘境。共享商品被隐藏、被损坏、被偷盗等乱象,已是此类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现存的共同难题。然而,在讲究速度和规模的现代商业里,创业者们也只好硬着头皮,无视这些弊端先求把盘子做大,再寻机回头解决。

在3万把先期投放的共享雨伞消失不见了之后,创始人依然表示,未来还将扩大共享雨伞的投入,并会在7月中旬在南昌再次投放5000把。因为共享单车里的两位老大哥ofo、摩拜凭借现今每日百千万级别的订单交易,在资本市场混得如鱼得水,融资与估值皆节节攀升。在共享雨伞创业者眼里,快速做大就可吸引更多的资本青睐,显然这比去思考如何治理丢伞更为迫切。

共享雨伞的初衷,应是解决用户下雨天无伞的难题,而非为了“藏伞于民”。如果因为疏于治理而丢伞频发,共享雨伞就成了一次性雨伞,这种商业模式存在的“共享”基础就彻底瓦解。因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主动解决广泛存在的丢伞弊病,是共享雨伞创业者们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如今,为了解决丢伞,许多共享雨伞已配备GPS定位或设备锁这样的安全措施。但靠先进科技来处理丢伞,仍远远不够。如何在商业模式、用户教育及运营策略上多维度发力,激励、引导、培养用户用完即还习惯,才是更好的治丢手段。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共享雨伞从一开始就受到极大的争议,或许这些技术问题还没得到重视,这场资本盛宴就要匆匆结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