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时隔20年后再次接管阿富汗。 8月15日,塔利班正式进入喀布尔并控制了全巿。阿富汗总统加尼发表声明,为免流血冲突,已离开阿富汗。 ▲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称战争已结束,总统加尼“逃亡”后首发声。新京报我们视频·世面 出品 8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表示,阿富汗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和选择。阿富汗战乱已经持续了40多年,停止战争实现和平,既是3000多万阿富汗人民的一致心声,也是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共同期盼。 在阿富汗总统加尼出逃,塔利班成功进入喀布尔之后,西方媒体在惊诧美国的投入付之东流、对拜登政府大加指责的同时,再次鼓吹所谓的阿富汗局势给中国带来的威胁。这其实是西方长期以来“祸水东引”企图的再次显现,对此,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应警惕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威胁中国论”和“中国责任论”。 ▲实拍阿富汗首都混乱景象:车辆拥堵交通瘫痪,民众弃车步行去机场。新京报我们视频 出品 求同存异,国际合作必要且可行 围绕阿富汗问题的国际合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也符合阿富汗人民的利益。 这首先体现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希望看到阿富汗的和平。尽管阿富汗问题向来复杂,并吸引了各大国根据自身的诉求前来博弈,但一个和平而稳定的阿富汗是各国共同期待的,也是各国的共同利益之根基。 其次,各国都力图避免阿富汗发生人道主义危机。目前的阿富汗局势让观者感到揪心之处在于,除了武装冲突威胁外,大量的难民在国内外流离失所,基本生活无法获得保障,且面临第三波疫情的直接威胁。 第三,在反恐议题中,避免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外溢,也是各国利益诉求的共同之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国目的虽一致,在实现方式上却有分歧。在过去,俄罗斯、伊朗与塔利班联系,以图削弱“伊斯兰国”;美国、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恐”,坚决打击塔利班。如今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避免阿富汗安全形势的外溢方面,各国必须得寻求新的实现方式。 第四, 在打击阿富汗毒品走私犯罪的领域内,各国也有合作的余地,有共同利益可寻。此外,各国在经济议题方面的共同利益是广泛的,各国对包含阿富汗在内的中南亚地区内的资源能源开发、经济贸易合作等各方面都有共同利益可寻。 承担责任,美国不能随意“甩锅” 国际合作方面,要强调的一点在于,美国需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不能随意“甩锅”。 事实上,美国正是阿富汗当前局势的罪魁祸首。20年来,美国点燃战火、穷兵黩武,造成了阿富汗地区持续恶化的动荡局面,也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中国人权研究会统计,20年来,阿富汗3万多名平民被美军打死、炸死或因美军带来的战乱死亡,另有6万多平民受伤,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 时至今日,许多美国人仍然承认一个混乱的阿富汗将成为激进组织的天堂,进而给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被认为是9·11事件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也是9·11事件的遗产,是一些美国人至今仍不愿放弃阿富汗的根源。 拜登之所以选择在9·11事件纪念日前后撤军,本来是想给“体面的撤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快速变化的阿富汗局势使得这一愿望落空了。 无论美国如何强调其不会以牺牲女性权利等为代价与塔利班进行交易,但事实证明,美国的承诺无法令人信服。 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一再做出妥协,修正自己的目标,已经让盟友和对手看到了美国的软肋与软弱。这无疑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盟友会怀疑美国的能力和意志力,美国的竞争对手和敌人们也将会减少对美国的恐惧或担忧,并可能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8月15日,白宫外,数百名阿富汗侨民抗议美国政府。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解决问题,抛弃意识形态偏见 近年来,美国希望中国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替美国“顶缸”。但是,美国往往夸大了中国在阿富汗的利益,认为中国在阿富汗有着巨大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即使美国不主动,中国也会积极介入阿富汗事务。对此,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曾明确表示:“阿富汗不存在需要填补的空白或者真空,因为这块土地属于阿富汗人民。” 事实上,自2008年起,美国等国家就开始炒作中国对阿富汗事务的参与问题,当时若干智库和学者抛出了“中国开放瓦罕走廊”“中国出兵阿富汗”等议题,但是并没有在中国掀起多大的水花。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一方面期望自己能够“战略止损”,同时拉入更多国家,一起分担阿富汗问题的成本。到了拜登政府,则试图让中国“入坑”。然而美国想腾出手、集中精力遏制中国的计划就此落空。 美国还对中国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中国可以无条件的支持阿富汗的经济建设,提升阿富汗的“造血能力”,如认为阿富汗局势对“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令人诧异的是,美国又曾经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将阿富汗问题和“一带一路”挂钩。 可以想见,尽管围绕阿富汗问题进行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但如果美国不放弃意识形态偏见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国际合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特约撰稿人 | 朱永彪(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