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院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十年悬案”该彻查了 | 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8: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起“悬而未破”的案件,如今该水落石出了。
▲12月2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布微博称,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 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窃。图/上官正义微博截图
文 | 吴振
据极目新闻报道,5年前,民间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向河南商丘警方报案,福建省有人购买孩子后凭借非法获得的出生证明成功上户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出生证明来自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该保健院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下落不明。此后,上官正义未得到商丘警方关于破案的回复。
12月2日,上官正义发布微博称,希望当地重视此案,并继续调查。12月5日,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刑警队郭队长向记者表示,目前当地十分重视此事,已对此案重启调查。
众所周知,婴儿出生医学证明,也就是俗称的“出生证”,是新生儿进行出生登记和取得户籍、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原始凭证与法律医学文书。也因此,大量出生证被盗,绝非只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很可能是直接涉及孩子被拐卖的“黑产”。
然而,一个妇幼保健院近5000份出生证明不翼而飞,居然在2011年事发后不了了之,且于2016年被打拐志愿者报案后又再次“石沉大海”,真是咄咄怪事。现在,此事已过去了整整十年,这起“悬而未破”的案件,该水落石出了。
▲2011年,商丘市梁园区卫生局发布“ 《出生医学证明》被盗事件”的通报。通报指出,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系统内通报批评。图/上官正义微博
从媒体报道所披露的事发过程来看,这起出生证明蹊跷被盗事件,确实有不少让人匪夷所思的疑点。
比如,两份来自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的内部文件显示,事发后该院对事件的定性仅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医院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处理上也是止于“通报批评”、“书面检查”。甚至,最初清点时只发现2885份被盗,次年二次清点时“认真审核”才发现又有2000份出生证丢失。
很显然,与数千份出生证明丢失所对应的严重后果相比,院方在事件处理上的态度过于轻佻。
更进一步来看,这起案件发生后,当地警方、打拐志愿者、媒体都有介入调查,甚至还追踪到福建一些“来历不明的孩子上户口的出生证明”,正是“从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流出”。这些指向性不言而喻的线索,最终为何没能成功导向对真相的揭露,到底是案件本身的查处难度太大,还是存在人为的阻力?难免让人联想。
事实上,这起案件对应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有打拐志愿者反映,国内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买卖出生证明的黑色网络。一些正规医疗机构,通过“黑市上的中介”,高价将这些出生证明卖给需要的买家,让一些“来历不明”的孩子上了户口。
▲2013年7月23日,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发布关于《出生医学证明》被盗情况说明。图/上官正义微博
根据新京报等公开报道显示,全国已有多起医疗系统“内鬼”因倒卖出生证明被查的案例。像2019年10月,央视《焦点访谈》就报道了河北涿鹿县中医院工作人员郭某伪造、变造、买卖出生医学证明一案。
结合现实来看,商丘市妇幼保健院近5000份出生证明被盗一事,没有理由再继续成为“悬案”。其背后到底有无“内鬼”监守自盗,被盗的出生证明到底流向了何方,当年的调查为何不了了之等一系列疑问,都应借着重启的调查一查到底,整个利益链上的责任者,一个都不能放过。
去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指出,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全国一体化平台全面深度应用,可“刷脸”比对新生儿父母身份证件,防范拐卖儿童和非法领养儿童的不法分子冒领出生医学证明。
据此来说,盗窃和非法买卖出生证明来为拐卖儿童“洗白”的做法,或终将成为过去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业已发生的罪恶可以“既往不咎”。4885份出生证被盗一案,不应该再继续烂尾了。
特约评论员| 吴振(媒体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