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丢工作成流浪汉4次偷食物,“中断”是中年人最大的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6: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 张丰
浙江玉环市检察院处理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案子。一位在玉环打工的遵义中年男子,四次凌晨在超市门口运送豆制品的车上偷东西,被运货员发现扭送到派出所。
他偷的东西,一共值200元,虽然价值不高,但是由于是“多次偷窃”,达到了刑事立案的标准。检察官发现,车上的豆制品很多,他每次偷的很少,只是为了果腹充饥,并不是“恶意”,最终决定免于起诉。
这个结果让人欣慰,避免了那个“偷面包充饥被判刑”的经典法律困境。但是,仔细揣摩这位男子的经历,却又有一种悲哀涌上心头。
(图文无关)
这位男子出生于1975年,今年47岁。他是贵州遵义人,在玉环打工。正常情况下,按照他这个年龄,是“上有老下有小”,属于家里的顶梁柱。也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力”,他们默默撑起社会的各行各业。
变故发生在2020年。家里的老人去世,他回家奔丧,由于疫情等各方面原因,他在老家多待了一段时间。2021年春节后回到玉环,发现自己的工作岗位已经被人顶替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不好过,很多企业都在裁员,更不会有企业空一个职位等你。
这时候能做的就是重新找工作,很不巧的是,这位男子手机和身份证在这个时候都丢失了——他失去了和世界的联结。手机掉了,意味着没办法支付,个人失去了“金融能力”。而身份证掉了,又切断了和社会的深层联系。
能做的就是购买手机(要有钱,也有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帮忙的人),然后再去补办身份证。如果你手里没有一大笔现金,就要有和这个世界的“牢固联系”,比如一起居住的家人。
这个男子独自在外打工,很有可能短时间内也找不到一个帮他的人,他成了流浪汉。失去了和社会的联结,也失去了尊严,他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境况告诉家人(借别人电话来给老家联系),就这样,越陷越深。他夜晚在街头徘徊,饿到不行,在超市门口看到送货车,就去偷了豆腐皮来充饥。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能理解他“丧失尊严”的感受。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家人求救,但是迫于面子,他难以说出口。中年人是社会的“主力”,更是主流观念中“最坚强的人”。这位遵义男子,或许孩子还在老家读高中,家里等着他救援和支持,但是谁又能想到,他自己也需要救援呢。
北京媒体曾经报道一个失业的地产中介,每天仍然“假装去上班”,到公司旁边的咖啡馆坐一天,下班时间再回家——他和这位遵义男子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要给家人展示希望和信心,不能说自己已经“支持不住”,直到自己最终“断裂”。
(图文无关)
对中年人来说,最大的危机就体现在这里:你不能“中断”,而必须处在一个“连续性之中”。90后、95后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辞职,有时候仅仅是单位领导一句话听着不舒服,就可以换一份工作。年轻人拥有无限可能,也有犯错的资本,而对中年人来说,则必须“忍受”一切。
在职业生涯中,中年人要保证自己的“连续性”,这个社会不再给中年人太多“改变”的机会。而在社会关系上的“联结”就更为重要,中年人要保证自己在某个“关系”中。我们有时候认为热衷于社交的中年人非常“油腻”,因此送给他们一个“中油”(中年油腻男)的称号,这样的反思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也会忽视“社会交往”的正面意义。
这位遵义男子的困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如果你手机、钱包和身份证突然丢失,你该如何面对?单位的同事和家庭,就构成了个人最后的“堡垒”。你需要一个人可以为你提供一笔钱,来重新启动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碰巧和他一样,也在失业之中,又一个人在外地“谋生”,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玉环当地检察院最终选择不起诉他,是很好的决定。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重新取得和社会的联结,结束“流浪”,而原点只能是家庭。中年男人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可能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和“软弱”,回到家庭,休息或者“疗伤”,等待重新“回归社会”。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