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地人也吃的土坑酸菜被停产冤吗,不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1: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业者的委屈,从感情上能理解,但关键还是要解决安全和规范的问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湖南“土坑酸菜”后,在当地引发巨大反响。据红星新闻报道,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夜行动,查封“土坑酸菜”涉事企业并责令停产,对所有产品就地封存,对企业相关人员予以控制,并全面停止农户土坑腌制行为。康师傅、五谷鱼粉也对使用涉事企业酸菜包原料进行致歉,并立即终止涉事企业供应商资格,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下架回收。
↑土坑里生产出来的酸菜
长期存在的灰色行为一经曝光,地方监管部门立马跟进大整改,几乎成了每次3•15晚会之后的“保留节目”。不过这一次,当地不少从业者对外表达了委屈,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当地司空见惯的做法,“几十年几百年都这样做的”。虽然制作过程可能看着不卫生,可最后还要经过很多次的清洗,而且当地人吃的也是散装的“土坑酸菜”。
结合报道和当地人的说法来看,这起事件的性质,确实不是故意制造假冒伪劣“毒害外地人”,而是当地“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的卫生标准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即便土坑腌制的产品,最终能够符合现有的安全卫生标准,但这个生产过程都让人看着不放心、难以接受,更遑论他们也承认:“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还是有难度的。”在这个意义上,用自己也吃来辩护,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毕竟,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对于这种长期存在的生产方式,突然的曝光导致行业遭遇“灭顶之灾”,从业者的委屈,从感情上也能理解。可现在显然不是谈感情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解决安全和规范的问题。既然变成龙头方便面企业的供货商,流通到全国各地,那就要在流程上更规范卫生,并在终端真正把好安全关。
当然,这不只是“土坑”的问题,从大厂家到监管部门,都有必要多画几个问号。现在康师傅等几家企业做了致歉、并表态立即终止供应商资格,可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看到权威公开的检测结果,来确认上市的相关产品,其酸菜是不是符合标准?如果符合标准,那标准是不是需要完善?如果不符合标准,那之前的监管流程是不是有漏洞?这些基础性的约束程序,应该借由此事进行查漏补缺。
至于当地的土坑酸菜,善后的最重要标准,当然也是“安全”和“卫生”。放眼全国市场,经过这轮曝光,面对带土坑酸菜的产品,恐怕很多消费者要三思而后行了。所以当地无论如何只能痛定思痛,尽快进行产业升级,用更现代化的方式生产。抱着“我们吃了这么多年也没事”的想法,是没法说服市场的,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守一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