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证伪“水怪”越来越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5: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视频未必有真相”,公众应审慎看待舆论场中的热点现象,别成了谣言的传播者。

日前,网传一段视频称,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疑似出现巨型神秘“生物”,有人命其名曰“三峡水怪”,其后这一神秘“生物”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讨论。不过,最终事实证明,这一次的“水怪”仍然是“赝品”——9月17日,“三峡水怪”在安徽池州贵池区江口轮渡码头被打捞上来。经查看,该黑色物体是某一造船厂废弃的气囊,系橡胶材质,证伪了“三峡水怪”。

有人调侃,一个废旧气囊被误认为“水怪”,可谓是“一块橡胶的人生巅峰”。不过想想一个废旧气囊竟被有模有样地描述为“三峡水怪”,也着实让人啼笑皆非:都9012了,怎么还有人相信“鬼怪”的存在?

既曰“怪”,这就是“世间有鬼”的变种,滑向了神秘主义。但是,现代科学常识早就告诉我们,世间既无“鬼”也无“怪”,所谓“鬼怪”,要么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要么是因人类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认知而产生的误会。

需要看到的是,相较于以往的“水怪”传闻,这次的“三峡水怪”不论是从产生过程还是证伪速度来看,都呈现了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点:一件假的东西很难通过众人摄像头的检视。在这样的情境下,以往每到旅游季一些地方编造的“水怪”谎言,恐怕也要失灵了。

根据报道,这次“三峡水怪”传言最初是9月3日事发地汽车轮渡管理所一名工作人员用手机拍摄并发送至朋友圈的。这是典型的社交媒体时代的场景:人人都有“摄像机”,利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对“水怪”的拍摄;而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型“媒体”,其所有者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制造热点,并快速形成传播。

不论是相比于“尼斯湖水怪”还是“喀纳斯湖水怪”,“三峡水怪”的拍摄成本变得极为低廉;而在大众传媒技术加持下的扁平化传播环境中,“水怪”的消息传播也变得更快。

但是,“人人都有摄像机”与传播环境扁平化的另一面是,“水怪”被证伪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是因为热点“人人皆可参与”。

在“三峡水怪”小视频传播开来之后,也有其他网民从不同角度拍到“三峡水怪”,更多智能手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形成一种“鉴伪”的合力,呈现“三峡水怪”更立体的形象。

专家也第一时间站出来,给出更为专业的分析,并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加速形成共识。

比如,有专家根据视频画面分析称,影像不是水怪,而是长了很多年的大型水生动物,像蛇等爬行动物。但也有专家商榷称,蛇并不善于在激流中游泳。在这样的激流中,蛇一般会选择靠岸,而非逆流而上。鱼类也不会如视频中那样游泳——就是在这类快速的跟进讨论中,“三峡水怪”不断接近真实面相。

在谬种流传过程中,当地官方也做到了第一时间澄清,不仅否认视频地点为三峡,也通过动态通报指出黑色物体并非是“水怪”。官方的及时发声,避免了讹传的持续发酵。

总体来看,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这次“水怪”传言“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讹传容易发酵,但也容易被拆穿。这也提醒公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视频未必有真相”,应审慎看待舆论场中的热点现象,长点心眼,别成了谣言的传播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