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塞瓦斯托波尔港被袭后,俄罗斯宣布,中止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四方协议。袭击发生在10月31日,进入11月1日后,就有218艘乌克兰运粮船被卡,进不来也出不去。俄罗斯似乎成功地封锁了乌克兰的粮食出口。 但是,这种封锁仅维持了1天。从11月2日开始,乌克兰运粮船就开始“顶风作案”,不顾俄罗斯的封锁,顺利出航。这让俄罗斯的封锁形同虚设。经过一番政治较量后,联合国宣布,黑海粮食通道将于11月3日恢复。也就是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粮食封锁将迅速瓦解,仅持续2天而已。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无法封锁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呢?在队长看来,这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是,俄黑海舰队的主力水面舰艇损失严重,已经没有能力封锁黑海出海口了。在《俄黑海舰队要全军覆没?》一文中,队长就讲到了,俄黑海舰队已经是名存实亡,最大的战舰只是4000吨的护卫舰。就这护卫舰,俄黑海舰队也只剩6艘可用。想用6艘护卫舰封锁黑海,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还不是俄黑海舰队最大的问题,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乌克兰已经拥有在黑海区域内击沉俄黑海舰队任何一艘大型战舰的能力。这导致俄黑海舰队的活动区域大幅缩小,必须在乌克兰沿海200公里以外的海域航行。而在黑海区域,克里米亚是俄黑海舰队唯一的补给站。可这唯一的补给站也不安全了,俄黑海舰队现在出海都很难,更别提封锁黑海了。 唯一可用的是6艘常规潜艇。但是,你不能用潜艇来封锁乌克兰的运粮船。潜艇最大的威慑力在于水下,而不是浮出水面。浮出水面的潜艇那就是移动的活靶子。 其二是,土耳其和联合国对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坚决支持。土耳其作为俄乌战争中的中立第三方,把区域外交干得有声有色。一边是捍卫乌克兰的粮食出口权,一边又横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做双面生意,既赚得了区域大国的声誉,又赚得了经济上的实惠。 
联合国就比土耳其要更简单一些了。缓解人类饥荒,是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中的重要工作,不能因为俄乌打仗,就让非洲和中东的难民挨饿。乌克兰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每年出口的粮食可以养活非洲3亿人。其中,乌克兰一半的粮食都出口到了非洲和中东。 由于黑海唯一的出海口控制在土耳其手里,有了土耳其的支持,俄罗斯也不敢轻易拦截乌克兰的运粮船。现在的俄罗斯在土耳其面前,已经讲不起硬话了,更不敢和土耳其翻脸。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后,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还得仰仗土耳其输气管道。 
其三是,粮食封锁不是一张好牌。因为乌克兰人不缺粮食,在乌克兰的仓库里,还有价值100亿美元的粮食,乌克兰人根本吃不完,最缺粮食的是非洲和中东。也就是说,俄罗斯封锁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乌克兰顶多就是少赚一些钱,但挨饿的却是非洲和中东。 在国际上,俄罗斯因吞并乌东四州,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孤立。如果在这时,俄罗斯再封锁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只会把非洲和中东更多的国家推向俄罗斯的对立面。 
普京在宣布封锁乌克兰粮食出口时提出,免费向非洲捐赠50万吨粮食。可非洲和中东缺的不是50万吨粮食,而是5000万吨粮食,相差100倍。普京想用50万吨粮食去收买非洲国家,这是做不到的,不过是杯水车薪。 
乌克兰还是中国海外第一大粮仓。 早在2013年时,中国新疆建设兵团就与乌克兰KSG农业集团签署协议,租赁300万亩乌克兰农田,租期50年。乌克兰不仅是中国第一大葵花籽油进口国,还是中国第二大玉米进口国。 俄罗斯打粮食牌,太不得人心了。 
中国的很多网友对外面的世界严重地缺乏了解。他们习以为常地认为,俄乌一打仗,乌克兰人就没粮食吃了。他们不知道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一样,都是粮食严重过剩的国家。乌克兰的粮食过剩有多夸张呢?就是700万农民种地,人均耕地面积4.2公顷,不仅能养活乌克兰4200万人口,还能养活海外3亿人。乌克兰大部分粮食都是用来卖的,只有少部分留给自己吃。 正在打仗的乌东四州仅占乌克兰领土面积的15%,只要乌克兰农民不休耕,乌克兰的粮食自给问题就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更何况,战区的乌克兰农民也没停止耕种,俄乌两军打仗,农民开着拖拉机照常收割。 
我们老说俄罗斯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乌克兰也一样。要是乌克兰粮食歉收,真正慌的是非洲和中东。 什么叫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人家这就叫“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