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燃次元”公众号
毋庸置疑,“买买买”是当代年轻人生活的日常,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双11”临近之际,清空购物车更是很多年轻人的必要之举。
然而,就是在年轻人的“购物车”里,藏着很多“美丽废物”。它们看起来没有太多的实际用处,却有蛊惑人心的魅力。或者说,即使它们被买回来,自身价值根本没机会得到释放,但这丝毫不影响这届年轻人购买它们的冲动。
比如,近期papi酱和团队小伙伴在“费钱又舍不得扔的‘美丽废物’”的视频分享中提到,“我知道就算买回来,也一定不会用,但是想买想得睡不着”,其中就包括,穿起来像雨衣却不防水的镭射外套、妆效难以日常的蓝色液体眼影、连自己都忘记为何会买的怪物手套……
事实上,不只是视频中提到的这些,可能每个人都“珍藏”着一些属于自己的“美丽废物”。比如,外管金碧辉煌、镂空雕花的口红,女孩们买回上百根,摆在精致的收纳盒里,常用的却只有一两支;男生每季必买的动漫手办,一个数千元,充满家里的柜子,不舍得把玩,唯有“供着”……
随着年纪渐长,喜欢收集一些富有“童心”的东西,或是葆有一份纯真的表现。但对于部分人来说,如果不再热爱,闲置的“美丽废物”也可以加入二手交易市场流动,也不失为一种环保的举动。
《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即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将达到接近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我们和几位喜欢买“美丽废物”的小伙伴聊了聊他们的故事。他们当中,有人从小到大收集奇形怪状的橡皮,虽毫无用处,但乐在其中;有人在看到漂亮的非遗手工艺品时,不惜花高价买回,但最后只能闲置在床底下落灰;还有人因为喜欢微信表情包,每逢周边一出售,则必买,家里也因此充满了一堆“无用”摆件……
不得不承认,“美丽废物”在很多时候确实可以治癒或缓解当代年轻人的焦虑,但冲动消费而造成的浪费也是不争的事实。
●赏心悦目的橡皮 疗愈我的焦虑与不安
27岁 | 梦桃 新媒体运营
我的橡皮收集爱好,始于有记忆之时,而且这种爱好还带有一定的“祖传”性质。
根据我妈的讲述,在我出生前后,她就迷上了各种文具店里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的立体橡皮。被橡皮新奇的式样和独特的气味吸引后,她就慢慢地将看到的有特色的橡皮全部捎回家,放在一个玩具塑料桶里。
记忆中,小时候的我,就很喜欢拿起那个巨大的玩具桶,将里面的橡皮都拿出来平铺在床上,挨个拿起来看一遍,再闻一闻,甚至有时候还会跟它们一一对话。这对于是独生子女的我而言,是一种奇妙的陪伴。
在我上了小学后,妈妈会每周给我几元钱的零花钱。我常常会在放学后,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看一看有没有新的橡皮上架。如果遇到了锺意的,我就毫不犹豫地把橡皮“拿”下。
如今,20多年过去,我家积攒的橡皮数量已经装了整整两大抽屉。这些橡皮的形状包括各种零食小吃、服装箱包、可爱的小动物、各色花草、电子产品……
它们都是我和妈妈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淘来的。比如我淘自青岛的“海星”、西安的“兵马俑”、日本的“寿司料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黑色的“键盘”,它是我初中闺蜜在外地游玩时送我的小礼物。当时,我家电脑键盘坏了,她和我调侃,“我送不起你一个真的键盘,但看到了一块很好看的键盘橡皮,就送你这个吧。”
当然,更多的橡皮背后,并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它可能就是在我家附近几个街区外的小店里,无意间发现的。
但无论何时,每当我打开装满橡皮的抽屉,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橡皮映入眼帘时,它们带给我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样的。它们可以将我一段时间学习或工作时积累的焦虑与不安,一扫而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