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上将许世友为何会在少林寺苦学八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5:55: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钱钧六岁开始曾在少林寺内生活了五年,他一直推崇许世友的武功。他说:“我在少林寺,练的朱砂掌和大洪掌。许司令武功比我高。他会气功,内外双修,能猛退几步,用背脊吸在墙壁上,不掉下来。”

许世友在战士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红军十年》那部书的自序里是这样写的:“为了保卫革命果实,我们这些‘泥腿子’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由于我学过少林武功,还懂得一点军事知识,被选为乘马岗六乡的农民义勇队大队长兼炮队队长。从这时起,我这一辈子就同枪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在自传中还说:“我8岁在少林寺当杂役,直到16 岁离开。这些年中,我学会了十八般武器,学过飞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我没有在少林寺出家当和尚。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吃的。8岁那年到少林寺当了个小杂役,专门干挑水,劈柴,清扫等杂活,还要伺候寺内的僧侣。一有空,就偷偷地躲在一边,看僧侣们演练武功,边看边学。

许世友说:“进少林寺不太容易,也是要考的。考试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能考取很难,就是进少林寺时,要在墙上睡几个晚上的觉。墙壁上钉了几颗大钉子,要躺在钉子上,半身悬空睡觉,如果二三个晚上不掉下来,就被录取,否则,你就别想进少林寺的门。我因生活逼迫,咬紧牙关也要熬过几个晚上不掉下来,结果被录取了。

“在少林寺,学点真功夫,要肯吃苦。什么叫三年‘贴壁’?墙壁上钉几根半截头的木桩,晚上就睡在上边,只能侧着身子,贴紧墙壁,全身绷得紧紧的,身子一软就会掉下来。这是练轻功。白天还要腿上绑沙袋,干活也好,练武也好,都不许摘下来。轻功练成了,飞檐走壁。丈把高的房子,我纵身跳上去,不作兴踩碎一片瓦。什么叫三年‘吊臂’,晚上找个地方,不管门框、屋梁,双臂吊在上头过夜。白天再练打沙袋。这是练臂力。还有铁砂掌,怎么练?头一年, 五个指头伸直,练习插黄豆,两只手轮番插。练到什么程度?一桶黄豆,一手插到底;第二年,插一桶小米;第三年,插一桶沙子。铁砂掌练成了,可厉害呐。抓人一把肉,叉人五个洞。”

“这也像部队练兵一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古代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练,主要是练拳术,练气功。少林寺练武术要求也很严格,一丝不苟。所以8年时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练得了一些本领。”

许世友还风趣地说:“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在少林寺只学了 6 年武艺。我在少林寺练了 8年,比武松还要多两年。”

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金冶曾在山东兵团参谋处工作,是许世友的老部下。战争年代的战斗间隙,许世友曾多次向他讲述过在少林寺的这段经历。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八岁入少林寺,习武8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和长征。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中,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领导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斗争。

解放战争中,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山东军区司令员,曾参与指挥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国后,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他智勇双全,作战勇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一位传奇式的战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