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网评|不统一就砸招牌,到底砸了谁的招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1:5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河南焦作博爱县鸿昌街道团结路数十家商铺招牌遭人破坏。多名商铺老板称,此前曾被社区要求统一商铺招牌,但部分商铺并未同意。5月11日,博爱县鸿昌街道办事处发布通告称,施工方在没有事先告知已同意改造商户的情况下,直接将他们门头广告牌上的字体先行拆除,引起商户不满。事情发生后,办事处及时协调处理,目前施工方与商户已达成谅解。
按照当地说法,砸的是同意改造的商铺的招牌;砸招牌的是施工方人员。但依然有些疑问,比如既然统一整改的理由是招牌存在安全隐患,那么有关部门就应该要求商户限期整改,通报中又称不同意改造的商户可以维持现状,那么整改的意义是什么?又如,当地社区工作人员曾称,项目要求五月底前完工,一些商户签字同意后又不同意撤换,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一砸了之”?如此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暴露出的只是当地“工作不细致”问题,还是背后有其他利益牵扯?面对这些质疑,建议当地再调查清楚。
事实上, “统一招牌”之风波及全国,因而闹出的各种奇葩事已屡见不鲜。从“清明风”“番茄风”到“密不透风”,各类整齐划一的“统一店招”,屡屡受到公众质疑,也令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陷入尴尬境地。不禁要问,为何一些城市管理者,老是跟一块广告牌过不去?
首先,这是一种对大众审美的冒犯。梳理各地统一店招的理由,不外乎是“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管理初衷可以理解,但怎么做到美化、提升品质,显然不是“一刀切”就大功告成了。若执念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就难免“丑得整整齐齐”,不仅毫无美感和品位可言,也切断了市场烟火气和城市记忆。这显然与群众的所需背道而驰,正应了那句网络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其次,这也是一种管理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一家店铺使用什么风格、多少价位的广告牌,以及在什么时候更换,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存在安全隐患,就属于“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范畴,城市管理之手就不该轻易介入。强制性统一店招无疑侵犯了商家的权利,干扰了正常经营。此次事件中,当地以“一砸了之”的出格方式强行推进工作,砸掉的不仅是商家的店招,更是政府的公信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城市管理,一头连着城市秩序,一头连着市场活力,任何 “一刀切”的强制规范、粗暴的运动式治理,都可能导致管理效果失衡。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克制追求整齐划一的“权力洁癖”,对市场行为进行引导规范时,也当诉诸精细化管理,寻找到管理的平衡。比如店招管理,管理者要做的是明确城市规划要旨和形象定位,为店招设计提供方向引导,其他的就交给商家和市场。
总之,城市不能只是管理者的城市,“一砸了之”的做法绝不该出现。让市场的归还市场,让城市生活充满烟火气,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才能在老百姓心中树立最靓的招牌。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