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自画像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今波 汤哲声,原题为:《传奇画家潘玉良:"一生背着妓女耻辱十字架"》
风雨逼,潘玉良受辱再出国
在欧洲留学了7年的潘玉良,1928年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回上海美专任教。谁料,在欧洲已经获得承认的潘玉良,回国后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使她在“假画风波”、画展受辱之后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文化中国》主持人今波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哲声为读者一一道来。
潘玉良临终前托付给王守义的三件事情,王守义为什么只完成了两件?最后潘玉良的作品是怎样回到祖国的?
潘玉良在法国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祖国,然而直到她去世,这个心愿也未能完成。所幸她的画作最终回归了祖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画魂回来了。
回国任教引来假画风波
主持人:潘玉良把她的得意之作《酒仙》和另外一幅裸女画,送去参加了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别具一格,所以引人注目。在那次展览之后不久,她的作品就在别的展览会上获奖了。
嘉宾:对啊,获得了五千里拉,在一段时间里,饿肚子的问题,起码暂时地解决了。
主持人:一个追求艺术的人,靠艺术竟然养活了自己。
嘉宾:达到这个境界,我们说,她可以称为画家了
主持人:令人感慨的是,她回国以后却被别人说成是骗子,这是怎么回事?
嘉宾:1927年的时候,刘海粟到欧洲见到了潘玉良,就邀请她说,你回国吧,到我的学校去任教。潘玉良很高兴,所以1928年的时候,她回来了,就到了上海美专。
主持人:1921年出国,1928年回国,想当初,在学校里面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这次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身份换了,是教授了,她能够被人顺利接受吗?
嘉宾:当时她坐船到上海时,上海美专的很多老师是到码头去接的,包括王济远先生、洪野先生都去了。在美专,一开始是老师,后来当了西画系的主任。那时不仅是老师们欢迎她,而且老师们还为她举办了第一次的画展,这个画展的名字用得非常地响亮,叫做《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画展》。她成了当时的西画界的,可以说不讲是领军人物,起码是引人注目的排头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