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奔驰女司机亮证风波发酵,人民网发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对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8月1日,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通报称,“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

此次由“亮证”引发的风波,包含两起事件:一个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另一个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两起事件交织一起,互相“助燃”,持续发酵,有“风波”演变为“风暴”的趋势。

此事之所以变得沸反盈天,是因为击中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目前,由于相关信息呈现得不够充分,很多细节尚需求证,不宜简单下结论。网友们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是否如实还应交给真相。

事发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奔驰女司机一言不合就亮证,出于何因?亮证后,直接报出对方的家庭住址和姓氏,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此后,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又是怎样的情况?面对“热燃”的舆情,奔驰女司机不能失语,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失位”。

如今,有关部门已迅速成立调查组并公开回应,这一动作展现出对舆论关切的重视。进一步说,如何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风波?很显然,调查要公正,回应应全面,处理应高效。比如,面对网友的每一个核心质疑,特别是最直接的关切点,都不能回避,更不能掩饰。惟有完整的真相,才能给当事人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一旦顾左右而言他,则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平息不了质疑,反而引发更大更强烈的质疑。

还需要看到的是,事发后,涉事男子“已向当地警方及12345热线投诉此事”。因此,此次风波不仅涉及有关公职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形象,还涉及执法公信力。为此,调查组更需严肃对待,回应舆论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以事实说法,绝不能回避真相;二是,依法依规处理,绝不能包庇纵容。相关人员一旦被查实存在违规违纪违法等情况,则要严肃处理,不轻饶,不能“罚酒三杯”,意图蒙混过关。事实证明,但凡轻举轻放,无不引发二次舆情,不可不慎。

“感谢舆论和公众对我们执勤执法工作的监督”,这是通报中的一句话。正视民心民意,直面舆论监督,确保不枉不纵,这起风波的处置才能经得起检验。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