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市长妈妈”激起公信力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0: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句“我的儿子是市长”,激起了四川省省会成都民众的激愤情绪,更点燃了警民冲突的导火线。
围绕这起“摸车赔1万”的风波,互联网和成都警方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再度让执法机关的公信力问题被摆在台面上检视。
一起事件 两种诠释
先说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版本。
事情发生在星期天(5月12日)下午,一名张姓农民工在成都长融街散步时,路过停留在一家洗车行内的一辆黑色吉普越野车。
张男好奇顺手摸了一下这辆越野车,怎料车主罗姓老太马上大发雷霆,追着张男要他赔1万元(人民币,下同,1908新元),还痛骂对方“是一个穷人,凭什么摸我的车”。
张男不愿给1万元,于是两人发生争执,罗老太还当街扇了张男两记耳光,并叫嚣“我的老公是当官”“我的儿子是市长”等。
截至目前,看在旁人眼中,整起事件似乎就是这名罗老太仗着自己的孩子是市长欺压农民工。网传视频显示,不少当地民众为张男讨公道,群起指责罗老太的行径霸道、无理。
成都警方接报后,派出大批警力到场维持秩序。出乎意料的是,警方到场率先将张男强行压在地上,并带离现场,据称打人的罗老太则在警方的护送下离开现场。
警方“偏袒权势”的举动进一步激起民众的愤怒。有视频显示,警方在强行带走张男及另一名男子后,现场民众高呼“放人”,甚至有警察与围观民众爆发冲突,有民众高喊“警察打人啦!”一场警民冲突至此爆发。
罗老太被带离现场后,现场抗议民众继续包围吉普车,不让警方拖走。直至星期一(5月13日)午夜2时,现场出现一大批警察赶到现场清场。网传警察共带走七人。
互联网的版本一经扩散,很快就在成都当地人的朋友圈内广泛传播。不过,成都警方也没有任由传言继续扩散,隔天(5月13日)早上就迅速发布警情通报。
成都警方给出的说法,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叙事:
一、张男当天下午4时多路过黑色吉普越野车时是醉酒状态;
二、张男触摸敲打越野车,造成车辆右后方的挡泥板出现裂痕后,65岁的罗老太才驾车追上张男要求他道歉。但张男否认,两人发生口角、相互指责谩骂,进而发生抓扯。通报没有说罗老太要求1万元赔款,也没有提及当街扇了张男两记耳光;
三、警方抵达现场后,张男拒不配合警方调查,执意离开现场,民警才强行压制张男并带离现场;
四、通报强调,网传罗老太“儿子是市长”“家属是当官的”“要求赔偿一万元”“被现场放走”等信息均不属实;
通报说,目前张某和罗某已协商达成谅解并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公安机关也已对造谣的张某(男,25岁)、饶某某(男,21岁)予以行政拘留。
警情通报给出了时间点和涉事人敲打越野车的细节,看起来内容靠谱。然而,仍有不少网民对这份通报提出质疑:一是罗老太到底有没有对张男动手,有没有说出穷人不能碰我的车这句话?二是整起事件的谣言究竟是什么?是罗老太说自己儿子是成都市长?还是罗老太确实说了这句话,但她儿子并非成都市长?
不少网民呼吁警方公布执法过程的视频,或是公布事发现场的闭路电视画面,这样外界对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才会更加清晰。
还有网民质疑,整件事在成都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在全网没有掀起多少水花,也没有任何媒体报道关注?反而是警方发布通报后,才立即有很多媒体转载跟进。是不是又有官方看不见的手在控制舆论?
背后的公信力危机
牵动整起事件的最核心争议,就是据传从罗老太口中说出的“我儿子是市长”。
然而,如果查询成都市人民政府网,很快就能发现,无论是成都市长王凤朝,还是其他六位副市长,他们的年龄都介于53岁至59岁,不太可能是65岁罗老太的孩子。
更何况,查询网传视频,也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这句话是从罗老太口中说出来的。
这些事实都很容易查核,现实情况却是,互联网上各种以讹传讹的谣言不仅迅速在民间传开,还引起巨大舆情、警民之间更是为此爆发冲突。
一方面,这或许说明当地民众的媒体素养不足,容易随风飘扬,轻易地将手指指向无辜的民众。但背后更深层的矛盾,恐怕是民众对执法机关信心匮乏的表现。
事实上,围绕一起社会事件,互联网上经常出现五花八门的谣言,而挑起官民矛盾的谣言往往最容易传播。
2010年10月,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名男学生李启铭(又名李一帆)开车接女友时,因酒后超速驾驶撞飞了两名女学生,其中一人伤重身亡。
有媒体报道称,李启铭肇事后非但没有悔意,还口出狂言说:“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你们告不赢的!” 这位李刚是当时的河北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
此事引起巨大公愤,对于李启铭的讨伐声浪持续不断,李刚也因此被调离保定市,被网民调侃为“四大坑爹”事迹之一。
但后来经《河北法制报》调查后的一个说法是,李启铭出事后带着酒气,边哭边告诉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分局接警的警察,他爸是李刚,他的态度并不张狂,还称出了事他愿意负责任,千万别跟他爸说。
此外,《三联新闻周刊》也就“我爸是李刚”言论回到案发现场调查,尝试还原李启铭讲这句话时的语境,但“想要复原这几句话,却遭到了极大的难度”。走访了河北大学当时有可能在场的对象,却没有一个人能或愿意把这几句话复原。
另据广州日报2011年3月的报道,由“我爸是李刚”引发的各种传言之后,保定市公安局曾先后四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案件进展,但他们的声音完全被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责骂所湮没。
“我爸是李刚”事件到底哪个版本更贴近真相,如今已无人关心,但这句话早已植入众网民脑海里,成为他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
无论是“我爸是李刚”,还是“我儿子是市长”等被视为耍特权的语录之所以被多数人采信,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激起官民之间权力不对等关系下的对立情绪,而这些话语刚好又符合民众心中对这层不对等关系的想象,总能激起一次又一次的风波。
中国官方致力于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目标是杜绝一切有损社会秩序的谣言。但只要官员仗着权势的傲慢姿态犹在、官民之间的不信任感没有解决,这类谣言恐怕怎么清也清不完。因为民众心中早已立下这样的预设,让他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相信官方通报。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