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孙谦围绕“走向法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几个问题”作专题讲座。
我们为什么要依法治国?我们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实质性地推进我们的法治?带着这三个问题,讲座正式开启。
“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孙谦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为法治画清了轮廓。
从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开始,到现代社会,都在给法治下定义,到底有哪些要素,几千年来都是一致的?
公权力一定要受到制约,为什么说容易膨胀是它的特性?
法治到底有什么好?为什么必须走上法治之路?
孙谦在系统回顾中国法治发展历史后说,中国的法律史很长,但中国的法治史其实并不长。
我们走的路,是前人未曾走过的,但我们更要坚定走下去。法治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孙谦以“于欢案”为例,说明了全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法治不是“治老百姓”,而是人民真正有当家作主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这具体有哪些体现?
讲座后的互动提问环节,同学热情如沸,十几双手同时举起,争先恐后要“出题”。一位同学提问:如何理解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责任?
“我们很多人,知道警察是干什么的,知道法院是干什么的,但不知道检察院是干什么的。”孙谦的回答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现场视频独家释出——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