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学生骑车剐蹭豪车 为何大家点赞?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玲
时间:
2018-4-20 15:41
标题:
学生骑车剐蹭豪车 为何大家点赞?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一桩温暖人心的新闻。在广东某地,一个男生骑车剐蹭了一辆豪车。男生主动与车主协商赔偿,车主提出赔偿10元,见这名男生只从红包里拆得6元后主动放弃了索赔,并叮嘱其下次注意,记得要好好学习。这一态度转变的背后,不仅体现了车主的宽宏大量,更体现了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同理心——赔偿可以免,责任教育不能免,安全意识不能缺。将心比心、以诚相待,正是善的出发点。
不少朋友都在网上分享了这则视频,引来很多点赞。实际上,类似案例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比如2012年,江苏一名中学生骑车剐蹭到一辆轿车,在原地等了半个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下一张字条及联系方式。车主看到后深受感动,放弃了索赔。比起那些因为一点点剐蹭就占住车道而纠缠不休的车主,或者闯了祸首先想溜之大吉的人来说,新闻中车主与学生的处理方式,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小事最能体现人的道德修养。
感动,来源于闯祸学生主动担责的心态。换位思考一下,面对维修豪车未知的赔偿金额,再淡定的人心里恐怕也会有点害怕。但在诸多案例中,这些年纪轻轻的学生却没有溜走,主动与车主谈起了赔偿。我相信,要说他们一点也不慌张肯定是假的,但担责的强烈自觉让他们留在原地接受后果,这就是好样的。承担责任,既需要责任意识,更需要勇气。粤语中有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俗语:“错就要认,打就企定。”说的就是犯了错就要承认,必须要承担相应后果。这些学生做出了最佳示范。
感动,也来源于车主的宽容和肚量。面对主动担责的学生,大多数车主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原谅,这也是一种美德。正如有网友评论,敢于在关键时刻担责的年轻人,未来才能扛起社会责任,成长为社会中坚;不斤斤计较、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在事业发展上得道多助,有大格局、干大事。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对每一个人都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生活中,难免有摩擦、纠纷、矛盾,当然应该明辨是非、分清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都得冷冰冰地处理、不讲人情不做变通。一个勇于担责,一个宽宏大量,当美德遇见美德、用善举回报善举,这样有人情味的社会更加可爱、可亲。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