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地理科状元身份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后回到长沙,在一个小区当起了保安。
近日,这样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就像几年前“北大高材生卖猪肉”一样,同样引起了一片关于社会资源浪费的质疑声。
在许多人心目中,清华毕业生去当保安,无疑是“牛刀杀鸡”。那质疑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清华这样的名校的向往,和对保安这个职业的不屑。
撇开这里面关于职业歧视的成分不谈,其实这个“清华籍保安”,向我们揭开的是另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这位“清华籍保安”不是没想过往专业方向发展。在清华他学的是“生物科技”,毕业后进入了广州的一家合资日化企业。然而企业把他分配到了客服部,蹉跎了几年,眼见“专业对口”无望,父母身体又日渐衰弱,他才回到长沙。换了几个工作,最后才在小区的保安、物业岗位上安定下来。
他倒是真想过学以致用来着,也尝试着往专业的方向发展,可是现实的就业经历将他拒之门外,你还要他怎么做?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进入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专业,往往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将来大致的人生方向。
但真正入学之后,你会发现,要么学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去甚远,要么专业就业的适用面过窄,将来工作不好找。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是远远滞后于社会的现实需求的,尽管近年许多高校作出了一些改变,但收效并不明显。
于是,大学毕业就成了人生的第二个岔路口。有人选择继续读书,通过读研的专业调整,把自己导向更感兴趣或者更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而不愿继续深造的,则往往不得不走上另一条更具挑战的道路——转行。
其实,我们周围并不乏这种通过个人努力,完成专业方向上华丽转身的例子。
而在这个“转身”的过程中,所谓名校的学历,起的只是敲门砖的作用,可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转身”机会和“转身”时间罢了。
对于“清华籍保安”,最后我想说的是,只要你生活舒心就好,父母舒心就好。而且,我相信以你曾经状元、名校学霸的底子,就算在保安、物业的岗位上,也能散发出自己的光彩。
什么“大材小用”,什么“浪费了资源”,只不过是吃瓜群众价值观的强加,是另一种形式的“绑架”而已。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