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文物变豪宅的莫大讥讽 [打印本页]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09:13
标题: 文物变豪宅的莫大讥讽
文/涂洪长



    2006年6月被认定为南京市文保单位的“张治中公馆”在经历“拆除”“重建”之后,摇身变为叫价6000多万元的商品豪宅。相对于房主恶炒名人故居“概念股”的高调,当地文保等监管部门的表现近乎孱弱,此事再次引发公众对文物保护中“空气执法”的强烈质疑与批评。



    “张治中公馆”“拆除”和“重建”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且只付出房价九牛一毛的罚款代价。



     从披露的情况看,“张治中公馆”当年以“维修”的幌子行拆旧建新之实,这也是近年来名人故居频遭“黑手”的惯用模式:从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到济南的英领事馆,再到重庆的蒋介石行宫,其悲剧性命运在“保护性拆除”“维修性拆除”的说辞中早已注定。透过这些词汇,我们看到的是文物建筑在城市开发与经营“围剿”中举步维艰的境地。



     群众有眼睛,媒体有声音,法律有牙齿,却挡不住一栋栋文物建筑的消逝,个中缘由让人深思。以“张治中公馆”事件为例,其拆建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当地文保部门也曾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叫停和罚款,但最终却大事化小、不了了之。更让人不解的是,文物部门似乎对文物遭毁的情况总是“后知后觉”;对打击处理破坏文物的行为总是“力不从心”;对文物最终遭毁所应承担的监管责任又常常避而不谈。孱弱如此,执法何来尊严?保护何来成效?



    重建有无批文?重建后的建筑是否仍属文保单位?“私有化”对名人故居保护是利是弊?关于“张治中公馆”的是是非非仍在发酵,期待权威部门尽快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更希望文物保护与监管执法能真正“硬”起来,让所有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应有惩罚。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0:09
把文物拆掉建造豪宅,你住在上面也觉得舒服哈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0:29
保护文物!!!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0:36
鄙视!!!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0:36
文化遗产就这样消失了!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0:43
没地方建了是不是,非要拆了文物你才高兴啊,是不是看风水看的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1:09
为什么都没人管的
作者: 110    时间: 2012-6-27 19:20
拆文物建别墅实在是大大的讽刺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