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标题: 张玉胜:莫让“全科教师”只是看上去很美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家将    时间: 2015-9-10 15:31
标题: 张玉胜:莫让“全科教师”只是看上去很美
有句调侃人的话叫“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不再是笑话,将来真会有!记者7日采访获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全科教师”进入小学后不仅能教语文、思想品德、当班主任,连数学也能一起“拿下”。(9月8日《扬子晚报》)

医院有“全科医生”,学校有“全科教师”。培育身兼数科的教育“全才”,不仅有望缓解偏僻乡村生源外流、师资匮乏、开课不全的教育尴尬,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师资源的教育潜力,因应学科互补、融会贯通的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其改革与创新意义值得关注。

也许,就“术业有专攻”的学科属性而论,各门课程之间的确不无自成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但从知识信息相互印证的角度考量,各科之间又确实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这种知识联系更为紧密与原始。培育“语数外通吃、体音美兼顾”的全科教师,有助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协调汇总集大成,让学生的小学教育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比如,一堂关于春天话题的语文课,任课老师完全可以把自己所教的自然、美术等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整合进来,这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度和趣味性,也势必加深孩子们对已学自然、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认知与记忆。如此触类旁通的教育启迪,在“各自为政”的单科教学中,却是难以做到的。


不过,相对于长期实施的专职教师的教学模式,“全科教师”的制度短板同样不可忽视。基于人的精力有限的生理特质,身兼数科的“全科教师”能否做到全面发展的“样样红”,并获得所任学科齐头并进、不偏废的教学效果,其前景堪忧。再者说,也正是受“术业有专攻”的局限,老师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科悟性能否适应“全科教师”的要求,亦未可知。倘若均属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万金油”教师,其教育效果,显然难以让人放心。

“全科教师”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模式探索,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求实原则,不可盲目地“一刀切”,更不能希冀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正视师资状况、尊重教育规律、秉持循序渐进,当为推行“全科教师”培育计划和实施教育试点的改革须知。

当然,围观“全科教师”的发展前景,其关注点远不止对师资能力和教学实践的硬件分析,由此带来的职称评定、教师薪酬及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等的管理体制与考评机制的变革,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影响教育效果的不只是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更有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忠诚。只有实现教师培育与管理创新的相辅相成,“全科教师”的教学探索才会越走越远,而不至于只是“看上去很美”。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