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邯郸日报》9月12日在一篇题为《网上也能走好群众路线——围观一位区委书记的微信“朋友圈”》的文章中介绍了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书记牛颖建利用微信社交软件办公的细节。牛颖建谈了这么做的好处,“之前了解基层情况,主要是下去调研走访或者听同志们汇报,现在大家都用微信朋友圈了,在这里也能看到许多舆情动态,所以也就把‘阵地’逐渐往手机上转移。”
以往,基层办事人员或群众遇到问题,需要逐级上报等批示,为了不给上级“添麻烦”,不给上级留下基层办事不力的印象,很多不好办的事卡在“最后一公里”,未必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处理,一些小问题久而久之被拖成大矛盾。领导干部加入基层单位的微信工作群,从技术角度上看,有事@领导很容易,说事情不需要像写报告那样正式,领导还可以浏览基层工作群的对话内容,了解实际情况。然而,技术上没问题是一回事,实际运用有没有问题是另一回事。比如,当一些人知道群里有领导时,说话显然会更注意。在一个群里说话“不方便”,某些人难保不会组织另一个“方便”说话的群。若此,领导所在的群有可能沦为“空壳”,或者只说“形势大好”。再者,为了避免有人在领导所在的群里“乱说话”,谁能进群恐怕会有选择性,“不听话”的人被移除群也很简单。简言之,领导加入微信工作群有积极的方面,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基层部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是否端正,还要看领导督促并指导有关部门履职的工作能力。至于群众直接加领导的微信,领导会不会通过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这还是有问题找领导,未免说明基层办事不给力。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