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广州近日印发了一份关于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其中一句话引发各界关注: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
“符合条件”确实又是一道门槛。之所以有门槛,还是资源有限(尤其是优质资源),无法满足广泛需求。即便如此,大城市为了回应打破户籍壁垒的社会呼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抑制炒房投机与恐慌性购房、推进社会公平,还是在逐步改变一些东西。一些改变或许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至少是在进步。就本例而言,相对于以往的“无产权房屋且户籍对应房产,不能就近入学”,广州提出“租购同权”,让租房者看到了更多希望。可以料想的是,本就稀缺的重点中小学学位将继续“抢手”,就近上重点中小学难免还会遵循某些“次序”,这是“僧多粥少”下的一种必然。我觉得,广州“租购同权”更大意义在于,让那些进入学位相对充足的、非重点中小学的学生的家长不一定非要在学校附近买房。由此,人们将获得更多选择空间。我们无法指望一项政策解决各种问题,若能缓解一些矛盾,已然不错。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