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项“生活援助计划”火了。如果学生在食堂每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学校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费。这一人性化的举措被称为“隐形资助”,由中科大于2004年首创,目前已累计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
中科大的这项举措确实润物细无声,但某些数据不一定能反映全部的事实。有的女生执着于减肥,可能连续节食。个别富家子弟不光在校外租房住,而且常常吃饭馆。如果仅以食堂饭费少作为资助依据,会不会有不准的时候?中科大已实行这项举措13年,是否已总结出“精算”经验?事实上,一个人是否经济拮据,可以从吃穿、生活用品、平时开销等多方面看出来。这种事没法“装”,为不多的助学金而“装穷”,对有钱人不值当。有人开豪车吃低保,反差巨大,牵扯的是滥权腐败。就大学贫困生而言,只要班级辅导员用点心,同学们彼此别不闻不问,哪个学生家境贫寒,人们心中大概都有数。当不少学校搞不清谁是贫困生,当某些学生为贫困助学金犯红眼病,难道不该发问: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哪去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哪去了?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哪去了?数据或许可以将某些问题简化,但在崇尚简化与高效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不值得思考吗?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