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日,多名入住北京顺义区后沙峪双裕南小街1号院公租房的市民反映,公租房热水为集中太阳能热水,当使用率仅有10%时,热水单价将上调为每吨310.46元。据北京青年报报道,顺义后沙峪公租房管理中心人员解释,是因为“热水得达到一定的度数,温度不够是需要用电烧的,得算人工成本和用电的成本······”并表示,将对热水水价重新进行测算,重新测算后水价会调低。
该公租房小区每吨热水价格高达310元有个“前提”——当使用率仅有10%时。换言之,如果90%的热水供给能力被闲置,公租房的物业又不做赔本生意,这90%的供热成本自然要摊到少数使用者头上,热水的高单价与没人用有很大关系。热水为什么没人用?可能有几个原因。新闻没有提及该小区热水的“最低价”,如果“最低价”也超过住户自己安装燃气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烧热水的价格,精打细算的公租房住户显然会选择“自己烧”。此外,我们并不清楚该公租房小区的入住率。现实中,一些公租房小区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生活配套不足,申请与入住率不理想。如果住的人少,热水使用量也少。倘若热水定价、入住率、物业服务等问题叠加在一起,有些事情难以良性循环就不难理解。高价热水未必是问题的全部,更可能是某些保障性住房未能给中低收入群众提供“实惠、便利、适用”的一个方面。有些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有些事情离不开统筹破题。
欢迎光临 微言网 (http://www.cw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